龙天策传
龙天策传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龙天策传 > 第一百四十一章 春殿惊变龙驭去 托孤双臣辅新君

第一百四十一章 春殿惊变龙驭去 托孤双臣辅新君

加入书架
书名:
龙天策传
作者:
爱笑的花猫
本章字数:
5766
更新时间:
2025-07-08

第一节 紫宸殿暖病榻寒

宝隆十三年春,神都长安的未央宫,本该是杨柳新绿、繁花初绽的时节,紫宸殿内却弥漫着浓重的药味与挥之不去的沉郁。年仅二十六岁的少帝习明湜,正斜倚在龙榻上,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章。

他穿着一身素色常服,脸色蜡黄得像陈年的宣纸,颧骨因久病而微微高耸,唯有那双眼睛,偶尔闪过一丝属于帝王的锐利,却又很快被倦意淹没。近半年来,少帝时常咳嗽、心悸,太医们诊脉后只说是“忧思过度,积劳成疾”,开了无数汤药,却始终不见好转。

“陛下,歇会儿吧。”内侍总管轻手轻脚地走上前,想接过他手中的朱笔,“夜丞相和天策将军的奏折,不急在这一时。”

少帝摆了摆手,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河湟的春耕不能误,北疆的明光铠刚推广,朕……朕得看完。”他拿起一本关于西域互市的奏折,刚想提笔批注,胸口突然传来一阵撕裂般的剧痛,眼前阵阵发黑。

“陛下!”内侍总管惊呼出声。

少帝猛地侧过身,一口鲜血毫无征兆地从口中喷出,溅在明黄的奏章上,如同一朵骤然绽放的红梅,触目惊心。手中的朱笔“当啷”落地,墨汁在血痕旁晕开,模糊了奏折上“国泰民安”的字样。

第二节 急召重臣榻前语

“快!传太医!快传天策将军和夜丞相!”内侍总管的声音带着哭腔,慌乱地指挥着宫人去传召,自己则扑到榻前,用锦帕擦拭少帝唇边的血迹,“陛下,您撑住啊!”

少帝虚弱地喘息着,视线渐渐模糊,却死死攥着内侍的手,喃喃道:“别……别声张……传……传他们来……”

消息像长了翅膀,迅速传到武成王府与临淮郡王邸。龙天策刚从河湟回京,正擦拭着陪伴自己多年的环首刀,听闻急报,金眸骤缩,扔下刀便翻身上马,黑马“踏雪”如离弦之箭,首奔未央宫;夜凌正在府中修订《税法》,赤发束得匆忙,连朝服的玉带都系歪了,带着一身风尘冲进宫门。

两人几乎同时抵达紫宸殿,刚进门就闻到刺鼻的血腥味,看到龙榻上气息奄奄的少帝,齐齐跪倒在地,声音哽咽:“陛下!”

少帝缓缓睁开眼,看到龙天策的金发黑眸与夜凌的赤发苍颜,眼中闪过一丝微光,吃力地抬了抬手:“天策……夜凌……过来……”

太医们正围着榻前忙碌,见少帝唤人,识趣地退到一旁,殿内只剩下君臣三人,以及沉沉的药味与压抑的呼吸声。

第三节 托孤重诺泣丹心

“朕……朕不行了……”少帝的声音轻得像羽毛,却字字清晰,“这半年来,朕总觉得……胸口发闷,怕是……熬不过这个春天了。”

“陛下吉人天相,定会好起来的!”龙天策膝行几步,握住少帝冰凉的手,这双手曾在他出征时亲自斟酒,曾在朝堂上挥斥方遒,如今却软弱得像一片落叶。

少帝摇了摇头,露出一抹惨淡的笑:“生死有命……朕唯一放不下的,是太子,是大汉的江山。”他看向殿外,对内侍道:“把太子抱来。”

片刻后,年仅九岁的太子习光明被乳母抱进殿中。小太子穿着明黄的小朝服,眉眼间像极了年少时的少帝,只是此刻被殿内的气氛吓得脸色发白,怯生生地看着龙榻上的父亲。

“光明,过来。”少帝对儿子伸出手,声音温柔了许多。

小太子扑到榻前,握住父亲枯瘦的手指,带着哭腔问:“父皇,您怎么了?”

少帝抚摸着儿子的头,眼中满是不舍,却还是硬起心肠,将他推向龙天策与夜凌:“光明,以后……就听这两位叔叔的话。他们会像辅佐父皇一样,辅佐你做个好皇帝。”

小太子似懂非懂,却还是对着两人磕了个头:“谢天策叔叔,谢夜凌叔叔。”

少帝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欣慰,转头对龙天策与夜凌道:“朕将太子……将这万里江山,托付给你们了。”他的声音陡然变得坚定,“天策主军,护国安邦;夜凌主政,安抚百姓。你们二人,是朕最信任的肱骨之臣,定要……定要让大汉的江山,传下去,更要……更好……”

龙天策与夜凌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沉重与决心。他们“噗通”一声跪倒,额头重重地磕在冰凉的金砖上,声音嘶哑却带着泣血的赤诚:“臣等受陛下知遇之恩,敢不竭尽肱骨之力,护太子,安社稷,纵死不辞!”

“敢不竭尽肱骨之力,尽之以死乎!”

第西节 龙驭上宾遗诏冷

听到这句掷地有声的承诺,少帝紧绷的身体终于松弛下来。他看着眼前这两位辅佐自己多年的老臣——一个是伴随自己从少年走到亲政的铁血将军,一个是为自己打理朝政、鞠躬尽瘁的赤发丞相,忽然露出一抹释然的笑。

那笑容很轻,却像卸下了千斤重担,映在他苍白的脸上,竟带着几分少年时的清澈。

“好……好……”他喃喃说着,像是完成了最后的心愿,眼中的光芒一点点黯淡下去。

突然,少帝猛地抬起头,发出一声短促而有力的大叫,像是要将毕生的力量都宣泄出来,又像是对这万里江山的最后一声眷恋。声音落下的瞬间,他的头缓缓歪向一侧,握着太子的手无力地垂下,再也没有了声息。

“陛下——!”

“陛下!”

龙天策与夜凌的哭喊声撞在紫宸殿的梁柱上,又弹回来,震得殿内的烛火剧烈摇晃。小太子扑在父亲身上,放声大哭,哭声稚嫩却撕心裂肺,与两位大臣的悲恸交织在一起,撕碎了宝隆十三年春天的宁静。

内侍总管颤抖着上前,探了探少帝的鼻息,最终跪倒在地,泣声道:“陛下……龙驭上宾了……”

宝隆十三年三月廿一,少帝习明湜,在位十五年,亲政五年,享年二十六岁。这位从少年时便立志“与百姓共天下”的帝王,用短暂的一生推行新政、安定边疆,最终却积劳成疾,在繁花初绽的春天,永远闭上了眼睛。

第五节 双臣扶柩定乾坤

少帝驾崩的消息传出,神都震动。百姓们自发聚集在未央宫外,哭声绵延数十里;朝堂之上,老臣们捶胸顿足,年轻的官员们茫然无措,唯有龙天策与夜凌,强忍着悲痛,站了出来。

“国不可一日无君!”龙天策的声音透过泪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陛下遗诏,太子习光明继位,吾等当遵遗诏,辅佐新君!”

夜凌擦干眼泪,赤发下的眼神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传旨,大赦天下,以安民心;命各地藩王不得擅离封地,违者以谋逆论处;加强京城戒备,关闭城门三日,以防宵小作乱!”

两人一武一文,一个稳定军心,一个安抚朝政,迅速稳住了局面。三日后,九岁的太子习光明在龙天策与夜凌的搀扶下,于未央宫前殿登基,是为“昭帝”。

登基大典上,小皇帝穿着不合身的衮龙冕服,握着沉甸甸的玉玺,看向身旁的两位“顾命大臣”——龙天策一身紫袍,金眸中是化不开的沉痛与坚定;夜凌束着玉冠,赤发在晨光下泛着肃穆的光泽。

“皇叔,朕……朕怕。”小皇帝小声说。

龙天策蹲下身,握住他的手:“陛下别怕,臣与夜丞相,会一首在。”

夜凌亦道:“陛下只需记住,陛下的肩上,是先帝的嘱托,是百姓的期盼。”

小皇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在山呼海啸的“万岁”声中,坐上了那把象征着天下最高权力的龙椅。

紫宸殿的烛火依旧燃烧,只是换了新的主人。少帝的离去,像一棵大树突然倾倒,却也为新的生长腾出了空间。龙天策与夜凌,这对黄金搭档,接过了托孤的重任,站在新帝的身后,望着殿外初升的朝阳,知道属于他们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辅佐幼主,稳定江山,续写大汉的新篇章,这条路,注定漫长而沉重,却也充满了希望。

宝隆十三年的春天,因一场猝然的离别而染上悲伤,却也因两份沉甸甸的承诺,在废墟之上,悄然埋下了新生的种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