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押赴刑堂
大乾洪州府昌城监牢。
“不会吧,还没过堂就死了。”
“这下不好了,外面老爷还等着审问呢。”
“要不先提审别的?”
“反正这个也没有功名在身,等下直接当畏罪自杀处理掉。”
“我觉得我还能抢救一下,两位官爷能不能搭把手扶我起来。”
李泽悠然醒来,入目是一片灰暗房间。
“诈尸啊!”
“你是要吓死我们啊!”
冷不丁听到李泽的声音两个衙役吓的大叫。
看到眼下所处的环境,再结合脑海里原身的记忆李泽不得不无奈的接受自已已经穿越的现实。
巧合的是原身的名字也叫李泽。
悲剧的是自已因为涉及行贿考官买卖考题,即将押赴大堂等候审讯。
李泽原身参加童子试,碰到儒家的监察使巡视考场。
发现李泽考场所在区域黑气萦绕,邪气窜动,用三尺清明镜照射发现此地有人作弊。
于是便提审此地主考,考生,在问心境的作用下,此地主考已经老实交代,考题确实由自已仆人发卖。
在这里考试的学生都有作弊的嫌疑。
作为一个儒家弟子,行贿考官,买卖考题,作弊求取功名。
如果一旦坐实自已罪名,自已免不了菜市场走一遭的待遇。
原身就是听到消息后才闭气自杀,让李泽穿越而来。
作为一个新世纪三好青年的李泽,对于考试作弊那是深恶痛绝的。
李泽很想喊冤,但是原身却结结实实的做下了这些事。
因为原身,是一个标准的地地道道的学渣!
虽然原身每天起早贪黑,勤读经典,但是过目就忘,一觉醒来就回到解放前。
眼看着自已的年龄快要到童生试的最高年限,原身不得已才铤而走险,从主考官仆从那里高价买来考题。
期望自已能考取童生试,积累气运名望,改善自已的记忆力。
这是一个道法显圣的世界,文字可沟通天地,可诞生文气,文气可强身健体,可渡劫飞升。
只要有了功名在身,原身就可以修行儒家文气,改善体质。
原身一直以为是自已的身体有问题,才会导致自已对读书一窍不通。
……
“麻烦官爷帮我打点水来,我想洗漱一下再去见大人。”李泽不紧不慢道。
“你以为是去参加文会啊,大老爷都等着着急呢。”
“等下说不定,被老爷定刑,免不了皮开肉绽呢。”
两个衙役骂骂咧咧道。
“君子死,冠不免,我现在身为儒家弟子,去见自已的儒家前辈岂能丢了自已的仪容。”
“那是对我儒家前辈的亵渎。”
看着大义凛然的李泽,两人一阵无语。
这些个酸儒,本事不大,事倒是一大堆。
“去给他打点水,让他早点去刑堂,大人还在等着呢。”一人不耐烦道。
不一会儿李泽便洗漱干净,整了整衣服便昂首挺胸的随着两个衙役朝刑堂走去。
原身确实是作弊了,但自已是没有作弊,原身跟仆人交易那也是蒙面交易。
仆人根本就不认识自已,现在只是审讯,还没有定罪,自已还有机会。
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
李泽觉得自已还能挣扎一下,再说原身是学渣,可自已却是实实在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博士生。
这方世界的很多典故都跟自已那方世界的差不多。
只是这方世界没有大气磅礴的唐诗,没有瑰丽优美的宋词。
在这方世界诗词可抵千军万马的,自已脑袋里装着这样多的唐诗宋词正是大有可为。
李泽脑中想着的空档,已经来到刑堂外面。
两个衙役对站在堂边的人耳语一阵,指了指李泽方向。
“传嫌犯李泽到堂。”
一阵浑厚的声音响起。
深吸一口气,李泽走进堂内,两边是拄着红色杀威棒的捕快。
“威武!威武!”
古色古香的大堂上一个穿着七品百鸟官服满脸威严的中年男子坐在上方。
“李泽,你可知罪!”堂上男子厉声喝道。
“学生何罪之有,劳烦大人明示。”
“你行贿考官,买卖考题,公然作弊,主考官已经认罪,你还在这里狡辩,看来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学生每日勤读经典,天天学习圣人的微言大义,这种作弊行贿考官的事,是断不会做的,望大人明察。”
李泽沉稳道。
看着堂下不卑不亢的李泽,张明眉头微皱语气稍缓。
“举头三尺有神明,本官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既然你这样说那只有请问心镜出来了。”
旁边的人听到张明吩咐,连忙从外面拿来一面九尺高大小的镜子。
镜面透明清澈,水波微荡,镜子中倒影出一个面容俊朗,年龄大约十六七岁少年的模样。
“咦,长的还挺帅的,自已这波不亏。”望着镜子中的自已李泽沾沾自喜。
“问心镜可直达说话人的本心,如若有人对问心镜撒谎,魂魄便会被问心镜吸附其中,成为问心镜的镜魂,不得超生,你可敢把刚刚说过没作弊的话在说一遍。”
张明看着李泽满脸威严道。
横竖都是死,只能拼了。李泽心里默念
“我李泽做事坦荡,有何不敢!”
说完便对着镜子朗声道。
“我李泽从没有做过行贿考官,买卖考题之事。”
李泽话音刚落,镜面便发出一圈圈波浪,波浪从镜面散发而出包裹着李泽的全身。
从李泽的头部一圈圈流散开来。
触感微凉,一股暖暖的气息缓缓的流进自已的脑袋和心脏位置。
李泽连忙屏住呼吸,不一会儿暖气便消散开来。
李泽脑中一荡,一阵拉扯之力袭来,忽然脑中清光一闪,拉扯之力转瞬便消失不见。
“看来你真的没有作弊,只是这次凑巧参与到这里来考试。”
“你的经义倒是可以,只是诗词却粗陋不堪,这次童生试怕是难以中试。”
看到李泽经过问心镜的考验,仔细打量李泽,发现李泽仪态非凡,张明不由惋惜道。
“学生作诗只是作到一半,便被人抓进牢房,希望大人能体谅一下,学生今年已经16明年在来怕是没有儒家洗髓的希望了!”
“希望大人让学生再作一首诗,如果侥幸入大人法眼,还望大人成全学生。”李泽恳切道。
如果自已这次没有取的童生的功名,超过了儒家洗髓最好的时候,再往后成就也有限。
就算是自已才高八斗没有气运功名的匹配,诗词也难以发挥出威力。
“你已经看题了,再做一首有失公允,旁人也会有意见。”
“但是可以在你原来的诗句上改动一二倒是可以,不知道你可愿意。”张明脸色稍霁。
“多谢大人成全,学生愿意。”李泽连忙应道。
“把李泽试卷拿上来。”
拿着试卷李泽目光紧紧盯着诗词那里。
诗词要求描写秋天相关的东西。
看到原身写的诗词李泽心中一阵苦笑。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十一片,”
写到这里便没了下文,唉学渣搔头弄耳呕心沥血之作,这也太渣了。
脑海中记忆疯狂运转,不一会儿李泽提起沾满墨汁的笔一挥而就。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花丛皆不见。”
诗词刚成,一丝淡淡的红色文气便生成,李泽心中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望着升起的红色文气,张明连忙俯下身子,鼻翼一吸,红色文气便被张明吸入腹中。
“此诗虽不入品级,但尾句却峰回路转,堪称画龙点睛。”
“你有此才情为何弄卖弄巧思,取个童生绰绰有余,今日之事说不定还会成为我儒林笑谈。
张明微笑道。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今日得见大人学生不敢藏拙。”
“好一个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李泽你还真是一个妙人。”
“今日我便定下你这童生功名,希望你以后能为我儒家添砖加瓦。”
说完便拿出随身所带的印章盖在李泽试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