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少年狼吞虎咽的样子,王绍杰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在这个烽火连天的岁月,生存是如此艰难。但只要还有希望,就一定有活下去的理由。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保护好这个少年,让他在这个乱世中茁壮成长。
“宿主,你做得很好。又获得20点精神能量。”智脑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一丝欣慰和鼓励,“在这个乱世中,你需要更多的伙伴来共同面对挑战。彭春生也许会成为你成长路上的一个重要伙伴。”
王绍杰微微一笑,他知道智脑说得没错。他需要在群雄纷争中不断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彭春生,也许就是他成长路上的第一个伙伴和战友。他们携手并肩,共同面对未来的风雨和挑战。
夜色中,王绍杰和彭春生仿佛是两道幽灵,悄无声息地穿行在黑暗中。
经过几个小时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石堤西集镇。镇子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但相比那个被战火洗礼过的村庄,这里显得平静了许多。
王绍杰带着彭春生找了一家客栈,叫小二打了一桶水,给少年仔细清洗干净,换上从空间找到的合身衣服,然后关在房间里各自吃了一盒自热米饭就睡下了。
在集镇住了一晚,王绍杰和少年同骑一匹马继续赶路。第二天中午,到达了王村的五里牌。从这里沿着石板街逐级而下,五里长街的终点即是紧靠酉水的王村码头。
王村,原来是秦汉时期土王的王都,古称酉阳,五代十国时称溪州。位于酉水之滨,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达洞庭。古镇市井繁华,饮食客栈近百家,店铺三百多户,客商往来熙熙攘攘,自古为溪州通商口岸,素有“楚蜀通津”之称。
今天是赶场日,王村比平时还要热闹。身穿休闲西服的王绍杰和身穿运动装的彭春生,在西方商贾云集的古镇行走并不引人注目。
“春生,给你一块光洋,喜欢吃什么自己买。”王绍杰打发少年自由行动,自个沿着石板街信步而下,一路品尝当地的美食小吃。
首先来一碗香喷喷又滑又嫩的米豆腐。摊主把切成小方块的米豆腐用小蔑篓放入锅中,等开水将米豆腐烫透后捞出。碗中早己放好野葱、香菜和红泡椒以及少许的香油和酱油,最后注入高汤。
王绍杰几口就吃完了:“啊,真好吃!”“客官,再来一碗!”摊主热情招呼道。
“不了,来六个油屑儿(油粑粑)。” 油粑粑是以黄豆与粘米浸泡后磨浆,在铁瓢中盛浆,包上酸菜、辣椒、豆腐干或肉沫,在沸油中炸至黄熟,油香豆香西溢,酥脆爽口。
王绍杰从摊主手中接过用竹签串好的油粑粑边走边吃。
吃完油粑粑,王绍杰感觉有点油腻,就来到一个酸萝卜摊前:“来碗酸萝卜。” 酸萝卜是切成片状的,红里透着晶莹的白,蘸着辣椒汁吃,辣中带酸,酸中又有点辣,吃起来甜脆可口。
一路闲逛,不久就走到了镇子中心的凉水井附近,王绍杰家的祖业“仁心堂”药铺和宅院就在这里。
可是,非常奇怪,王绍杰上下左右看了一个遍,始终没有找到“仁心堂”和“王宅”的匾额。
“这是怎么回事?莫非搬家了?” 王绍杰心中充满了疑虑,便走进一家饭馆,准备边吃饭边打听消息。 彭春生并未乱跑,一首紧随其后。
“老板,蕨菜炒腊肉、椿树尖炒鸡蛋、糯米酸辣子、芹菜炒血豆腐。”王绍杰点菜,转头又问少年:“春生,喜欢吃什么自己点几样。”
“嘿嘿!”春生憨厚地一笑,“师父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等上菜的时候,王绍杰向店掌柜打听:“老板,请问‘仁心堂’药铺搬到哪里去了?”
掌柜略一思忖,回答道:“镇上没有‘仁心堂’药铺。”
王绍杰又问:“本地人当中有姓王的草医吗?”
“没有。”掌柜很干脆地说道。
“啊?”王绍杰很惊讶,“老板是王村人吗?”
“是的。我从小到大从未听说过‘仁心堂’。”掌柜道,“不过,我倒是知道溪州地界有个姓王的游医,有一手针灸神技。”
“到哪能找到他?”王绍杰连忙追问。
“王神医行踪不定。但是,他与溪州不二门观音岩庙的元德住持是同门师兄妹,也许元德住持知道他的去处。”
闻听掌柜的介绍,王绍杰百思不解:“难道由于我来到这个时空,产生了蝴蝶效应,历史发生了变化,王家祖宗成为游医了?”
为了证实饭馆掌柜的话,吃过饭,王绍杰同少年一起继续沿着石板街往下走,一首走到河码头,并且问了几个当地人,镇上确实没有姓王的中医。
王绍杰咨询智脑:“精灵,王村没有自己的祖辈,是不是因为蝴蝶效应的原因?”
智脑告诉他:“不是什么蝴蝶效应,而是多元宇宙的关系。你所知的宇宙之外存在着相似的其他宇宙,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不是原来的地球,而是平行时空的地球。”
“是不是‘时间悖论’?“
“是的。地球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在宇宙中还有许多相似的“克隆世界”,当某人回到过去时,他就进入了另一个平行世界,即未来因为他的行动己经改变的世界,也可能是在主世界造就了其他很多的副世界,而副世界由于在某一刻(可能是你自己回到过去的一瞬间)而出现坍塌从而消失,也可能是维持原来的样子不变,但各个世界的规律和情况可能不会相同。
“啊?!”王绍杰讶然道,“你是说我现在所处的时空与原时空的历史不是继承和发展关系?”
“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些事物会有所不同。”智脑回道。
“难道天狼星的穿梭机不能回到同一个时空的某个历史节点吗?”王绍杰着急问道。
“当然可以,找到能量晶体修复空间,设定准确时间就行。”智脑肯定答道。
“唉,只好如此。”王绍杰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随即问:”这个时空有能量晶体吗?“
“有。“智脑肯定道,”散落地点与其他时空差不多。有一颗就在溪州不二门。“
“那就好。“ 他决定去不二门,一边去寻找能量晶体,一边去探访元德住持,查明祖辈的事实真相。
第二天,王绍杰与彭春生二人吃过早餐,骑马前往溪州县城。这次没有走石堤西那条大道,而是走抚志翻越高峰坡的小路。
智脑把白马也改造了一番,使其有了神驹的潜质,再难走的山道也不在话下。而且,不怕惊世骇俗的话,1个小时内可以走完200公里的路程。
当天下午两点,王绍杰和彭春生来到了溪州县城。
溪州县城设在猛洞坪。这是一个群山环抱形成的小盆地,有三条河流交汇在此,于清代雍正七年(1729年),由溪州县府第一任知府袁承宠所建。
王绍杰两人没有进城,而是往南郊两公里外的不二门走去。
不二门入口处是一座高10余米、底宽约4米的高大石门。石门由三壁巨石并列,中间一石向内倾斜,上倚下空,嘎然洞开,斜倚字形。
彭春生好奇地问道:“师父,这个石门为什么叫不二门呢?”
“这是佛家‘不二法门’的意思。”王绍杰回答说。
“这岩壁上刻了好多字哟。”彭春生指着不二门内两侧石壁道。
“嗯,这些都是历代文人墨客,为赞美山水之幽绝,抒发心胸之豪情而雕凿的摩崖石刻,大约有一百多处。”王绍杰道,“我念给你听:神秀独钟、吾道南来、白云门开、砥柱中流、眼前南海、百宝胜光、别开生面、别有天地。”
“师父,你真了不起,认识那么多字。”彭春生满脸崇拜状。
“以后师父每天教你认字。”
前面低处有一块书法石刻很醒目,王绍杰介绍道:“这是清朝光绪年间著名的学者、探花景元书写的“岸”字。其实这是由 ‘山青海岸’ 4个字组成的。这个字很巧妙地把4个不同的字揉和在一起,但又不失每个字的基本结构,从整体上看像个‘岸’字,这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