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寒月知道时机到了,便把自己写的,有关粮食价格的策论,拿给了萧傲天,她在里面详细说明了,粮食价格过高对国家带来的危害。
一,百姓吃不起饭,温饱都成了问题,生育便会减少,国家人口就会下降,危及国本。
二,百姓过的朝不保夕,便会怀疑朝廷不作为,从而产生与朝廷对抗的心理。
三,周围国家对我国虎视眈眈,一旦被他们有机可乘,后果不堪设想。
萧寒月洋洋洒洒写了十几条,总结下来就一句话,朝廷必须把粮食价格打下来,不然国家危矣!
萧傲天把策论给了大学士苏启,笑着说道。
“你也来看看,长公主这篇策论,是否有可行之处。”
苏启是萧傲天的伴读,萧傲天当上皇帝后,便提拔他成为了大学士。
苏启拿起策论,听说是萧寒月写的,本来没当一回事,可越看眼睛越亮,兴奋地说道。
“可行,陛下,这真的可行,长公主不愧是身怀大气运之人,她这个方法不但可以减轻户部的压力,还顺便打击了那些不良的商贩,为陛下省下了不少银子呢。”
其实这篇策论,萧傲天并没有仔细看,只是觉得萧寒月懂事了,知道关心黎民百姓疾苦,所以才拿给苏启,想要炫耀一下自己的小棉袄。
可谁知苏启竟会连连称赞,这让萧傲天更加好奇,萧寒月到底写了些什么?
从苏启手中夺过策论,萧傲天开始认真读了起来,表情与苏启一模一样,越看越惊喜。
“快传长公主!”
吴公公亲自跑了一趟长乐宫,传召萧寒月来到御书房。
萧寒月一进来,萧傲天便夸奖道。
“月儿这篇策论,写的非常好,朕己经与大学是研究过了,切实可行,月儿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没有?”
萧寒月高兴地说道。
“谢父皇赞赏,儿臣还真有几个要补充的地方。”
苏启说道。
“长公主,快说来听听。”
萧寒月自信的往前一站,伸出一根手指说道。
“第一,除了把粮食恢复到最初的价格外,还要严惩那些奸商,把典型抓起来,砍头示众,安抚百姓。”
接着又伸出两根手指,说道。
“第二,也要恩威并施,除了最大的奸商,其余商贩罚些银钱便可赎罪,检举有功者还可以轻罚,这样一来,国也稳安稳了,国库也充盈了,父皇觉得儿臣说的可有道理?”
苏启震惊的看向萧寒月,她说的这两点,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长公主聪慧过人,微臣佩服。”
萧傲天骄傲的说道。
“不愧是朕的女儿,有朕的风采,朕重重有赏。”
“儿臣谢过父皇!”
萧寒月高高兴兴,拿着一大堆赏赐回了长乐宫。
一路上想的最多的便是,周家这下是彻底要完了。
妙娘传来的消息,周家是以二两银子一旦,收购的大米,现在只要圣旨一下,粮食恢复到西百文一旦,周家就算拿出全部身家,也不够赔的。
萧寒月心情说不出来的好,没想到周家自己作死,连这种钱都敢赚,倒是省下她不少的功夫。
此时的周家,还没预感到将大祸临头,负责经商的二老爷周明仁,正在跟周家家主周参,炫耀这些日子以来的收获。
“父亲,照现在的局势看,用不到两个月,我们投进去的钱,便能全部收回来,而且还能多赚一倍不止,我们周家又能再上一个台阶了。”
周参有些不放心的问道。
“老二这样真的没有问题吗?要是朝廷追究起来,我们周家可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周老二信誓旦旦的说道。
“父亲,这种事情我们又不是第一次做,不会有事的,再说了,我们的价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又不会太离谱,朝廷不会管的。”
听周老二这样说,周参才稍稍放下心来,心想也是这个理,他们周家就是这样发家的,百年来也没出什么大问题,不至于这一次会这么倒霉。
可事情往往就是因为,他们存在侥幸,才会一发不可收拾。
朝廷圣旨颁布的当天,整个周家首接炸了锅。
周三把两个儿子都叫了回来,老大周明理是翰林院编修,也被他从翰林院喊了回来。
父子三人在书房急的团团转,周参冲着周老二说道。
“你不是说不会出事吗?现在怎么办?朝廷下旨恢复粮价,高价卖粮的商贩,也要受到惩罚,我们周家的声誉算是毁了。”
周老大也着急的询问。
“朝廷要处置此次事件的典型,老二,我们周家商铺,有多少家抬高价格了?”
如果他们只是在京城,高价售卖粮食,那还好说,无非是发些银子而己。
是他们周家皇商的位置,恐怕是保不住了。
周老二痛苦的跌坐在椅子上,无力的说道。
“全部,我把周家全部粮铺,都抬高了价格,而且我还从钱庄借了银子,收购了全国七成的粮食。”
周参和周老大一听,双腿控制不住的开始打颤。
如此说来,朝廷要抓的重要典型就是周明仁。
周参气的对着周老二就是一耳光。
“混蛋,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事先与我商议?就敢自作主张!”
周老二也是万分后悔,他怕投资太大,周参不会同意,才会放手一搏,想大赚一笔,谁能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父亲,我也是想为周家赚更多的钱,才会选择冒险,我也不知道朝廷会干涉呀,之前干过那么多次,粮价比现在抬的都高,也没见朝廷有所动作。”
周老二也很无奈,他负责周家的生意,想为家族带来更大的利益,可前段时间突然冒出一个福运商行,几乎抢了他们所有的生意,几个月都没赚到钱,他才会想凭着这一次搏一搏。
周参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一眼周老二,才转头对周老大说道。
“老大,你想想办法,毕竟你是朝廷官员,找找关系,钱不是问题,兴许能度过这次难关。”
周老大摇头说道。
“没用的,二弟这次实在是太过糊涂,以前粮食涨价,也只是因为秋收时间不到,只有很短的过渡期,所以朝廷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这次是前线士兵军粮短缺,在这种时候哄抬粮食价格,朝廷一定不会姑息,我们要尽快做好打算,将损失降到最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