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针草的新书第五本
鬼针草的新书第五本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鬼针草的新书第五本 > 第71章 晋国发展史

第71章 晋国发展史

加入书架
书名:
鬼针草的新书第五本
作者:
喜欢鬼针草的弘智大师
本章字数:
5226
更新时间:
2025-02-17

第71章 晋国发展史

在华夏大地的北方,有一片广袤而富饶的土地,这里山川壮丽,沃野千里,这便是晋国的根基所在。追溯晋国的起源,那要从周成王时期说起。

彼时,周成王年幼,与弟弟叔虞一起在宫中玩耍。一日,成王随手捡起一片桐叶,剪成玉圭的形状,递给叔虞,笑着说:“我以此封你。”这本是孩童间的玩笑话,却被史官听到。史官严肃地对成王说:“天子无戏言,既然说了,就应依照礼法,封叔虞为诸侯。”成王无奈,只好将叔虞封于唐地,这便是晋国的前身。

时光悠悠流转,历经数代传承,晋国在诸侯纷争的乱世中逐渐崭露头角。到了晋献公时期,这位雄心勃勃的国君端坐在朝堂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的群臣,高声说道:“诸位爱卿,如今周室衰微,诸侯并起,正是我晋国开疆拓土,成就霸业的大好时机。你们可有良策,助我晋国壮大?”

大夫士蔿向前一步,恭敬地拱手说道:“国君,晋国周边小国林立,且大多松散无备。依臣之见,我们可先从兼并这些小国入手,扩充领土与人口,增强国力。同时,整军经武,提升我晋国军队的战斗力。”

晋献公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士大夫所言极是。只是兼并小国,需师出有名,不可随意挑起争端,以免引起其他诸侯的联合抵制。”

士蔿又道:“国君放心,臣以为可先以小国对周王室不敬为由,兴兵讨伐。如此,既能彰显我晋国对周王室的忠诚,又能达到兼并的目的。”

晋献公抚须沉思片刻,点头道:“就依士大夫所言,此事便交由你筹备。”

士蔿领命而去,精心筹备战事。不久后,晋国以某小国对周王室礼仪不周为由,出兵征伐。战场上,晋军士气高昂,军旗烈烈作响。晋献公亲临战场,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将士们,为了晋国的荣耀,为了开疆拓土,奋勇杀敌!”

士兵们齐声高呼,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这一战,晋军大获全胜,顺利兼并了首个小国。晋献公望着新纳入晋国版图的土地,心中豪情万丈,赋诗一首:

拓疆

周室衰微霸业谋,挥师征伐小邦收。

山河入晋雄心展,且看威名岁月留。

此后,晋国在晋献公的带领下,接连兼并了多个小国,领土不断扩张。然而,随着晋国的壮大,内部的矛盾也逐渐浮现。晋献公宠爱骊姬,欲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这引发了一场激烈的储君之争。

在后宫之中,骊姬娇柔地对晋献公说:“国君,您看太子申生,近来行为多有不妥,恐不堪大任。咱们的奚齐,聪慧过人,对国君又极为孝顺,才是继承君位的最佳人选。”

晋献公听后,心中已有动摇,但又顾虑朝中大臣的看法。于是,他在朝堂上试探性地提及此事:“诸位爱卿,如今太子之位关乎晋国未来,寡人觉得申生性格过于仁弱,难以在这乱世中带领晋国继续前行,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大夫里克立刻站出来,神色焦急地说:“国君,太子申生一向贤德,深得民心,无故废立太子,恐会引发内乱,还望国君三思啊!”

然而,晋献公心意已决,最终还是废黜了太子申生,改立奚齐为太子。申生含冤自尽,这一事件引发了晋国国内的轩然大波,许多大臣对此不满,晋国的局势变得动荡不安。

不久后,晋献公病重,临终前,他将奚齐托付给大夫荀息,嘱咐道:“荀息,寡人将奚齐与晋国都托付给你,你务必辅佐奚齐,稳固君位。”

荀息跪地,泪流满面,发誓道:“国君放心,臣定当以死相报,不负国君重托。”

晋献公病逝后,奚齐继位。但里克等人并不承认奚齐的君位,他们联合起来,杀死了奚齐。荀息悲愤交加,欲以死殉主,却被旁人劝阻:“荀大夫,此时殉主,晋国将陷入更大的混乱,您肩负着稳定晋国的重任啊!”

荀息无奈,只得另立奚齐的弟弟卓子为君。但里克等人依旧不罢休,再次发动政变,杀死了卓子,荀息也随之殉国。

晋国陷入了一片混乱,群龙无首。此时,流亡在外的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都看到了回国继位的机会。公子夷吾派人向秦国求救,并许下割让河西之地的诺言,在秦国的帮助下,公子夷吾回国继位,史称晋惠公。

晋惠公继位后,却背信弃义,拒绝割让河西之地给秦国。秦穆公大怒,兴兵伐晋。战场上,两国军队厮杀惨烈。晋惠公慌乱之中,被秦军俘虏。

晋惠公在秦国的营帐中,懊悔不已,赋诗一首:

囚秦

背信招灾晋运低,秦师压境战云迷。

沦为囚虏心悲切,只盼归国挽乱局。

后来,在晋国大臣们的努力下,晋惠公被释放回国。但晋国经此一役,元气大伤,国内百姓对晋惠公的不满也日益加深。

晋惠公去世后,其子晋怀公继位。此时,流亡在外多年的公子重耳,在历经磨难后,身边已经聚集了一批忠心耿耿的臣子,如狐偃、赵衰等。狐偃对重耳说:“公子,如今晋国局势不稳,正是我们回国夺取君位的好时机。我们在外漂泊多年,也该回去重振晋国了。”

重耳望着远方,眼神坚定:“多年流亡,我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到晋国。此次回去,定要让晋国重新强大起来。”

在秦国的支持下,重耳率军回国,晋怀公的军队纷纷倒戈。重耳顺利登上君位,史称晋文公。

晋文公继位后,广纳贤才,改革内政。他在朝堂上对大臣们说:“诸位爱卿,晋国历经动荡,如今百废待兴。我们要齐心协力,让晋国恢复往日的强盛,甚至更上一层楼。”

赵衰上前一步,说道:“国君,当务之急是整顿吏治,选拔贤能之士,充实朝堂。同时,发展经济,减轻百姓负担,让百姓安居乐业。”

晋文公点头称是:“就依赵大夫所言,此事由你负责。”

在晋文公和大臣们的共同努力下,晋国逐渐恢复生机。经济繁荣,百姓富足,军队也在不断的训练中日益强大。晋文公看着晋国的变化,心中感慨万千,赋诗一首:

晋兴

历经磨难返朝堂,整顿山河意气昂。

且看晋邦新气象,复兴之路韵悠长。

此时,周王室发生内乱,周襄王被赶出京城。晋文公抓住这个机会,率领晋军护送周襄王回朝,此举赢得了周王室和其他诸侯的赞誉,晋国的威望大增。

不久后,楚国势力不断向北扩张,与晋国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在城濮之战前,晋文公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狐偃说:“国君,楚国势力虽强,但他们骄傲轻敌。我们可先退避三舍,以避其锋芒,同时也能彰显我们的信义。待楚军疲惫,再一举出击。”

晋文公采纳了狐偃的建议。战场上,晋军主动后退九十里,楚军以为晋军畏惧,贸然追击。晋军见时机成熟,突然反击,楚军大乱。晋军士气大振,奋勇杀敌,最终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晋文公望着战场上的硝烟与胜利的旗帜,心中豪情满怀,赋诗一首:

城濮胜

楚晋交锋战鼓催,退军三舍巧谋为。

城濮大捷威名震,霸业初成壮志飞。

城濮之战后,晋国一跃成为中原霸主,在诸侯间的影响力达到了顶峰。晋文公举行了盛大的盟会,各诸侯纷纷前来参加,尊晋国为盟主。晋国的辉煌,自此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晋文公的名字,也永远铭刻在了晋国的历史长河之中,成为后世敬仰的传奇君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