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一样,能够解除杨宁这种六神无主状态的唯有一次还算可以的摸底考试的成绩。
学校也没有给杨宁太多的等待时间,在高考倒计时100天的标识在后墙黑板上挂上两天之后,学校就组织了一个大规模的模拟考试。
这次模拟考试没有让学生在原班级考试,而是按照高考的标准在本校进行的。
杨宁在考试前20分钟就找到了自己的考场,坐在了考场的座位上。
坐在考场里,杨宁心里有了莫名的安全感。
她那种紧张而又焦灼的状态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是在她没有做任何缓解焦虑的行为的情况下。
比如往常紧张时做的深呼吸,杨林一个也没有做。
就是坐在模拟的考场里,杨宁焦急的心态就得到了慢慢的释放,呼吸的很平稳。
或许这是杨宁这次摸底考试让自己满意成绩的前奏吧。
这一次摸底考试,杨宁考了565分。
按照这个成绩,杨宁绝对可以和李丹再一次成为校友。
虽然距离一批次本科学校还没有什么充足的把握,但是上一个二批次的本科,杨宁觉得自己己经不再是门外之人了。
在班级的排名与分数全部出来之后,杨宁这次在班里排了第八名。
虽然距离第一名还有80多分的差距,但杨宁看着自己的分数,心里也是安慰的。
杨宁也感觉自己没有出息,565分就让自己如此知足。
但杨宁清楚的知道这是自己能够有实力再次与李丹在校园里相见的一个最有力的证据。
从李丹给自己写的第一封信之后,她又陆续写了七八封信,但杨宁只给李丹回过一封信。
并且是一封只有“李丹,你好!”画了一个红色大大的爱心,就邮寄了出去。
杨宁也觉得自己太过文艺,可是她不知道用什么来回应李丹对自己敦敦的关心。
特别是在她和崔淼决裂之后,收到李丹的来信之时,杨宁感觉复读时的友情也没有新生时的情谊那么醇厚。
杨宁的感觉她和李丹之间的友情是纯正的蜂蜜的粘稠;与崔淼之间的友谊只不过是一瓶被加了大量蔗糖遇冷之后会沉淀的表象的甜蜜。
也是从李丹和崔淼的对比之中,杨宁更加明白了什么是真诚,什么是平淡的长久。也是那时杨宁给李丹回了一个大大爱心的空白信件。
这是杨宁到目前为止给李丹的唯一回信。
但李丹的来信依然是没有间断的。她有时向杨宁叙述自己在学校里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有时向杨宁说一些自己的小烦恼。就像两人依然是同桌时,在下课时交头接耳那样毫不保留的分享。
虽然张晓悦暂时填补了与崔淼决裂时的心痛,但杨宁知道,她与晓悦的友情不可能像与李丹一样永远醇香。
毕竟晓悦更是崔淼从高一到高西的好友。
杨宁虽然表面上与晓悦保持着友好的互动,但在心里对她还是有所抵触的。虽然从一定程度她抚慰了自己的心伤。
这次考试成绩下来,杨宁很想把自己的喜悦分享给李丹,可是她看着信纸并没有提笔写下任何字。
就是李丹的名称,她也没有写下。
毕竟果实还没有到最后一刻,杨宁就要为它继续施肥,让自己与李丹在大学校园里相遇,成为瓜熟蒂落的事实。
相见时,拍拍李丹的肩膀说,“嗨,我们又相遇了。”
考试565分,对杨宁来说,她觉得是理所应当的。
毕竟自己付出了十倍的努力。
但杨宁却听到崔淼说“就她,能考出这个成绩,也不知道是抄谁的。”
杨宁也不知道崔淼这句话到底是说谁的,可是杨宁总感觉她含沙射影的眼神里似乎隐映出了自己的影子。
己经过去这么久了,一个笔记本儿,还让崔淼对自己如此的记恨。
杨宁非常好奇,想弄清这个笔记本到底是什么情况。
可是那个笔记本儿只有那个明显的裂痕在杨宁的面前展示过一次。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在过杨宁的眼前。
并且杨宁刻意避开与崔淼的再次接触,所以她也没办法正面去询问崔淼这个笔记本儿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让她如此的记恨自己。
“说就说吧!”,反正杨宁知道自己是问心无愧的,自己的学习成绩自己是不会造假的。
杨宁在心里说,“某些人或许只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吧。”
对于那些含沙射影,杨宁只能视而不见。
毕竟在理西班里,自己是一个两年的复读生。
这个班级里的人不少,但似乎只有自己是第二年复读的学生。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相识的人,是从高一就认识的老同学。
当然张晓悦和崔淼是从高一到高西的同学,也是杨宁最近才知道的。
从别人的一些话语中,杨宁也体会到了,在那个十一假期,张晓悦之所以给自己打了两瓶热水,完全是看在崔淼的面子之上。
虽然当崔淼和张晓悦互换座位之后,有一段时间杨宁和张晓悦也着实是刻意保持着距离。
但随着观察,杨宁感觉晓悦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人,不能让友情在朋友之间具有传递性。
杨宁不可以把自己对崔淼之间决裂的坏情绪传递到对晓悦身上,表现出任何不友善的行为。
现在杨宁看着自己565分的综合成绩。
杨宁感觉其他的都己经不重要的,毕竟分数才是真真实实自己的果实。
对于一个复读生来说,能够考上大学才是最重要的任务,其他的都要靠边站。
虽然在人生这条路上,杨宁知道朋友多了路好走,多条朋友多条路。
但也并不是每一个与你友善微笑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朋友,即使是在校园里也会有恩怨的。
这不崔淼就与自己结下了深深的仇怨。
只是因为一个杨宁不懂所以然的笔记本。
自己就在理西班结下了如此根深蒂固的怨恨。
出来复习时,那种与她人友好相处的心思在与崔淼决裂之后也己经被缠疯了。
现在杨宁己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565分化解了自己的焦虑与纠缠。
对于一个复习生来说,杨宁感觉这才是自己的真本事。其他的一切都是外在的表现。
不论别人说什么,自己今年总会与本科批次打个照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