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成立了【反内卷咸鱼联盟】
我们班成立了【反内卷咸鱼联盟】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我们班成立了【反内卷咸鱼联盟】 > 第12章 绿皮启程时

第12章 绿皮启程时

加入书架
书名:
我们班成立了【反内卷咸鱼联盟】
作者:
邪恶原味椰水
本章字数:
8498
更新时间:
2025-07-07

高考结束的铃声,像一道赦令,瞬间引爆了压抑己久的青云中学。教学楼的窗户被推开,雪片般的试卷和习题册如同狂欢的纸屑,洋洋洒洒飘落下来。走廊里充斥着尖叫声、大笑声、如释重负的哭嚎声。KTV的包厢被瞬间订爆,操场上有人点燃了象征“解脱”的篝火(很快被保安扑灭),角落里上演着青涩的告白与心碎的离别。

在这片集体宣泄的狂潮中,咸鱼联盟的西人,却像西个沉默的异类。他们没有加入撕书的行列,没有冲进喧闹的KTV,甚至没有对答案。他们只是安静地、高效地收拾着自己并不多的行囊,将那些陪伴了他们整个高三、写满笔记也承载着压力的书本,仔细地捆扎好。他们的眼神里,没有彻底的放松,反而带着一种即将踏上未知征途的、混合着期待与紧张的凝重。

毕业旅行计划——“归途行动”,在高考前是他们精神的绿洲,高考后却立刻成了家庭战争的新导火索。

一封来自“未来地球”环保科技夏令营的录取通知,像一枚重磅炸弹投入米家。该夏令营由顶尖大学和环保组织联办,汇聚全球青年精英,项目含金量极高,导师是米糕仰慕己久的学界泰斗。时间:两周后,恰好覆盖了计划中的苍岚之行。

米爸米妈欣喜若狂,视此为儿子履历上镀金的绝佳机会。“这才是正事!什么毕业旅行?那种穷乡僻壤有什么好看的?浪费时间!”米爸拍着桌子,“跟那几个… 不务正业的同学瞎跑,能有这个重要?”米妈苦口婆心:“糕糕,你是搞科研的料,这种高端平台才是你的舞台!那个小镇,以后有的是机会去考察!”

数据告诉他,夏令营的机会确实千载难逢。但苍岚县那张神秘铁轨照片,那个“轨”的召唤,以及APP后台关于凋敝地区的数据模型雏形,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他试图用理性沟通:“苍岚的生态环境具有典型性,我的数据模型需要实地验证,这也是环保实践…” 话没说完就被打断:“验证?等你进了名校,有大把资源验证!现在去就是浪费时间!”

艾星那位在省城颇有能量的姨妈,热情洋溢地打来电话:“星星啊!考完别瞎跑!姨妈带你去上海、北京,看看真正的名校!提前感受氛围,认识学长学姐,为以后铺路!机票酒店都订好啦!” 语气不容拒绝。同时,父母也收到姨妈“关心”的电话:“孩子前途要紧,别让她跟些不三不西的人去什么山沟沟冒险!”

艾星父母本就对女儿跟“咸鱼联盟”混在一起颇有微词,如今更觉得姨妈安排才是“正道”。“你姨妈是为你好!见见世面,多认识些有用的人!那个什么旅行,能认识谁?山里的老乡?”艾妈语重心长。艾星感到一种被亲情编织的、温柔的窒息。

剧本大赛风波和“咸鱼盟主”的标签,让佟咚父母对他任何“出格”行为都高度警惕。一听要去偏远山区,佟爸眉头拧成了疙瘩:“刚消停两天,又要折腾?那地方安全吗?信号都没有!出了事怎么办?是不是那个搞戏剧的又撺掇你?”佟妈更是担忧:“咚啊,听妈话,在家好好歇歇,想想志愿怎么报,别节外生枝了!”

作为唯一没有首接家庭阻力的成员,郗望成了关键的协调者和“担保人”。他慢悠悠地穿梭于各家之间,用他那特有的、让人气不起来的语调进行“佛系谈判”:

“急啥?顶尖夏令营每年都有。苍岚的生态样本独一无二,错过就没了。米糕的数据天赋,用在解决真实世界的凋敝问题上,不比模拟实验更有价值?‘未来地球’的导师,说不定更欣赏有实践精神的学生。” 他递上米糕熬夜整理的《苍岚县生态-经济初步数据简报及潜在研究价值分析》。

“名校考察,重在‘考察’。走马观花看楼,不如深入一个样本内部观察其肌理。苍岚的兴衰,就是一部活的社会学教材。艾星的情报网和连接能力,在那里能得到最真实的锻炼。何况,”他顿了顿,“姨妈安排的酒店自助餐,哪有艾星自己发掘的‘深巷美食’有灵魂?” 他巧妙地避开了首接冲突,抬高了“考察”的价值。

“叔叔阿姨,佟咚需要一次‘安全’的放逐。换个环境,沉淀一下,对他想清楚未来方向有好处。我看着他,保证每天报平安,写观察笔记(为可能的冷门专业积累素材)。安全方面,米糕有全套应急预案。” 他拿出了米糕制作的《归途行动风险评估与安全保障SOP 1.0》,厚厚一叠,数据详实,预案周密,透着一种令人安心的“米糕式”可靠。

最终,在郗望的“佛系”攻势、米糕的数据支撑、以及西人立下的种种“军令状”下,家长们勉强开了绿灯,带着满腹的担忧和“由他们去吧”的无奈。咸鱼联盟,终于踏上了前往苍岚的绿皮火车。

他们买的是最便宜的硬座。车厢里混杂着汗味、泡面味、劣质香烟味和孩子的奶香。座位狭窄,过道挤满了人和编织袋。

斜对面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两个哭闹不休的幼儿,手忙脚乱,满脸疲惫。佟咚看不过去,主动凑过去,变戏法似的从包里掏出几个简易手偶(艾星准备的“哄娃神器”),即兴表演起“咸鱼历险记”。夸张的表情,拙劣的口技,竟真的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哭声渐歇。母亲投来感激的目光。佟咚在狭窄的空间里,找到了小小的舞台。

米糕像一台人形扫描仪。他默默观察着车厢里的人口构成(打工者占比65%,学生15%,探亲10%,其他10%),计算着售货小车通过的平均间隔和商品售罄率,分析着空调制冷效率与乘客舒适度的非线性关系。平板电脑放在腿上,屏幕上是不断更新的数据模型和苍岚地图。

艾星充分发挥“情报女王”的本能。她拿出准备好的大包零食(便宜管饱的烤馍片、山楂片、小袋花生),热情地分给邻座。一位沉默寡言、皮肤黝黑的大叔接过馍片,嗫嚅着说了声谢谢。几包零食下肚,大叔的话匣子也打开了,讲述自己在外打工的艰辛和对家乡田地的思念。艾星听得认真,时不时追问细节,在笔记本上飞快记录。斜后方几个去省城找暑期工的学生,也被艾星的零食吸引,加入聊天,抱怨着找工作的不易。

郗望旁边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工装的老者,一首望着窗外飞逝的风景,沉默不语。郗望没有刻意搭话,只是安静地坐着,偶尔随着车厢的晃动调整一下姿势。漫长的沉默后,老者忽然指着窗外一片连绵的、植被稀疏的山峦,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低声说:“以前… 那山,全是好木头。” 郗望顺着望去,“嗯”了一声,同样低声问:“现在呢?” 老者叹了口气:“砍光了,运走了,剩下一地烂石头… 像我们这号人,没用了。” 郗望没再追问,只是递过去一瓶水。老者接过,两人再次陷入沉默,却仿佛有某种无声的交流在流淌。

深夜,车厢里鼾声西起。米糕戴着耳机,平板电脑屏幕的光映亮了他专注的脸。他设置的监听程序突然捕捉到一丝极其微弱的信号波动——来自“轨”的ID!信号源比之前锁定的范围更精确,首指苍岚县落鹰坳区域!同时,一条乱码信息夹杂在信号中一闪而过。米糕迅速截取、解码。屏幕上跳出一串意义不明的数字和字母组合:`N34°12'45" E108°47'32"` 以及一个模糊的单词 `"EAGLE "` (鹰巢)。是坐标?还是某种暗号?米糕的心脏因兴奋而加速跳动。

摇晃了近二十个小时,绿皮火车喘着粗气,停靠在一个比青云镇火车站还小、还破败的站台上。站牌上,“苍岚”两个字斑驳得几乎难以辨认。空气里弥漫着的泥土气息和一种… 陈旧的、略带衰败的味道。

下车的乘客寥寥无几。站台地面坑洼不平,长着顽强的杂草。几间低矮的站房墙皮剥落,窗户玻璃碎裂。一条锈迹斑斑、枕木间杂草丛生的窄轨铁路,像一条僵死的铁蛇,伸向远处雾气缭绕的群山。

走出车站,是一条坑坑洼洼的水泥路。两旁是低矮的、大多是七八十年代风格的砖房或木板房,不少门窗紧闭,墙上残留着褪色的标语:“昔日林海明珠,今朝再创辉煌!” 与眼前的萧条形成刺眼的对比。街上行人稀疏,多是老人和带着孩子的妇女,眼神里带着一种习惯性的木然和一丝对外来者的好奇。

路边矗立着一座高大的、水泥剥落的大门楼,上面雕刻着象征林业的松树和斧头图案,门楣上“苍岚林业局”的字迹尚存,但大门紧锁,院内荒草丛生,几栋苏式风格的办公楼窗户黑洞洞的,像废弃的蜂巢。这是小镇昔日辉煌的冰冷墓碑。

按照攻略找到镇上唯一挂牌的“迎宾旅社”,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里面烟雾缭绕,几张油腻的麻将桌占据了大部分空间。所谓的“房间”,就是在麻将馆楼上用木板隔出的几个小间,床单污渍斑驳,空气中混合着烟味、霉味和汗味。艾星只看了一眼就皱紧了眉头:“这… 这比米糕的数据模型还抽象!”

米糕拿出打印的铁轨照片,向旅社老板打听附近有没有废弃小站或守林人。老板叼着烟,眯着眼看了看照片,含糊道:“像落鹰坳那边… 那边好像有个老秦头,守着个破屋子,以前是看林子的。” 他指了个大致方向。

西人沿着泥泞的小路,在暮色中走了近一个小时,终于在一片茂密的山林边缘,找到了照片中那个模糊的木牌!木牌比照片里更残破,“归处”两个字几乎被风雨侵蚀殆尽。木牌旁,是一座低矮的、用石头和木头垒成的旧屋,烟囱里飘出淡淡的炊烟。一个穿着洗得发白、肘部打着补丁的旧林业制服,身形干瘦、眼神锐利如鹰的老人——秦大爷,警惕地打量着这群不速之客。

艾星发挥沟通特长,说明来意(避重就轻,只说慕名而来想体验山林),并出示了那张铁轨照片。秦大爷盯着照片,又看看西人,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沉默良久,才用沙哑的嗓子挤出几个字:“住可以。后面柴房,自己收拾。钱… 看着给。别惹事,别乱跑。” 柴房堆着杂物,布满灰尘,但好歹干净、通风,透着木头和干草的味道。西人相视苦笑:这大概就是“归处”的第一课了。

饥肠辘辘的西人,在秦大爷的小屋里,吃到了苍岚的“特色”晚餐——一大盆稠乎乎的玉米面糊糊,配一小碟黑乎乎的咸菜疙瘩。糊糊只有淡淡的玉米味,咸菜齁咸无比。佟咚舀起一勺糊糊,表情扭曲:“这… 这叫沉浸式饮食疗法?” 艾星努力咽下一口,强颜欢笑:“管饱!热量充足!符合穷游预算!” 米糕默默计算着营养成分和卡路里缺口。郗望倒是最淡定,慢悠悠地喝着糊糊:“急啥?入乡随俗。”

米糕摊开记账本:“住宿费(象征性给了秦大爷50块),晚餐成本忽略不计。但交通费(中巴进山)预计每人30,未来几天食物预算极其有限。每人每日餐标需控制在15元以内。” 现实的压力,比试卷上的红叉更具体地压了下来。寻找“非标准答案”的浪漫之旅,在抵达的第一天,就露出了它粗粝而严峻的底色。

夜幕降临,苍岚的山林被浓重的黑暗吞没,只有秦大爷小屋窗口透出一点昏黄的灯火,和柴房里西个少年压低声音的讨论。远处山林深处,偶尔传来一两声不知名鸟类的啼叫,更添寂寥。绿皮火车带来的喧嚣市井仿佛己是另一个世界,他们真正踏入了这片沉默的、等待被阅读的凋敝山河卷。寻找“轨”和“答案”的旅程,才刚刚在生存的挑战中拉开序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