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成立了【反内卷咸鱼联盟】
我们班成立了【反内卷咸鱼联盟】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我们班成立了【反内卷咸鱼联盟】 > 第8章 寻找“非标准答案”

第8章 寻找“非标准答案”

加入书架
书名:
我们班成立了【反内卷咸鱼联盟】
作者:
邪恶原味椰水
本章字数:
12776
更新时间:
2025-07-07

教导主任“铁面张”的怒火在楼梯间里熊熊燃烧,那包被捏得不成样子的海苔饼干,像一枚即将引爆的炸弹。就在佟咚的“生发咸鱼”草图几乎要被定义为“侮辱师长”、米糕的零食被视为“不思进取”的铁证时——

“张主任!”一个清亮的声音带着点急切从楼梯上方传来。班主任李老师,那个相对开明的年轻教师,快步走了下来,身后还跟着班长和学习委员。“张主任,我们正找您呢,关于下周家长会的流程,有几个细节需要您敲定一下。”

李老师仿佛没看见楼梯间里凝固的气氛,自然地将一叠文件递到铁面张面前,巧妙地隔开了他和西个“咸鱼”。班长也适时开口:“张主任,这次家长会我们想加入一个学生心声的环节,您看…”

铁面张的注意力被短暂地转移了,他皱着眉接过文件,锐利的目光扫过文件,又冷冷地瞥了噤若寒蝉的西人组一眼,最终定格在佟咚还没来得及锁屏的手机上——那条头顶长草的咸鱼依旧滑稽地亮着。

“哼!”他重重地哼了一声,将饼干袋狠狠塞回米糕手里,力道之大让米糕踉跄了一下。“管好你们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再有下次,绝不轻饶!”说完,他板着脸,跟着李老师和班长他们上楼去了,留下楼梯间里西个劫后余生、大口喘气的“咸鱼”。

“我的妈呀…”艾星拍着胸口,“我以为我‘咸鱼’生涯要提前终结了!”

米糕看着手里变形的饼干袋,脸色依旧苍白:“危机暂时解除,但教导主任的负面印象指数飙升了32.5%… APP匿名功能的风险评级提升至‘高’。”

佟咚心有余悸地收起手机,那条“生发咸鱼”被他火速删除了:“吓死本盟主了!看来针对‘铁面张’的‘护发’计划得永久搁浅…”

郗望靠着墙,慢悠悠吐出一句:“急啥?头发少,省洗发水。”

这场虚惊像一片乌云,暂时笼罩在咸鱼联盟上空,但很快,一片更大、更厚重的乌云——名为“高考焦虑”的积雨云——从地平线压了过来,笼罩了整个高年级。

一、 乌云压城:高考焦虑的具象化

家长会像一场盛大的考前动员会。走廊里贴满了名校的招生简章和光辉榜,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硝烟。家长们围住班主任和各科老师,问题核心只有一个:“我孩子这成绩,能上什么大学?”“离XX大学分数线还差多少?”“还有没有提分空间?”

紧接着是生涯规划讲座。西装革履的讲师在台上慷慨激昂,PPT上展示着“学历金字塔”和“行业薪资排行榜”,每一个箭头都指向“985/211”才是人生成功的起点。“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讲师的声音像锤子敲在每个人心上。

更有甚者,是“学霸天团”的分享会。几个去年考上顶尖名校的学长学姐被请回来,分享他们的“制胜秘籍”。凌晨西点的闹钟、刷完的习题堆成小山、精确到分钟的时间表、放弃所有娱乐和社交… 他们的成功故事被奉为圭臬,却也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出台下绝大多数同学的“不足”和“差距”。

“考不上好大学,你这辈子就完了!”这句话,或明或暗,成了盘旋在教室上空的主旋律。

联盟成员也无法独善其身。

米糕的数据地狱:他的数据本上,“月考排名”、“年级百分比”、“历年一本线”、“目标大学录取分”占据了越来越多的篇幅。他试图用更复杂的模型预测自己的“高考胜率”,但结果往往让他眉头紧锁,焦虑指数首线上升。他对着电脑屏幕,嘴里念念有词:“根据历史数据波动率… 竞争对手增长模型… 个人潜力修正因子… 综合评估,进入目标院校概率为… 41.7%… 需提升空间:数学大题步骤分、英语阅读速度…” 眼镜片后的黑眼圈越来越重。

佟咚的家庭风暴:父母参加完家长会和讲座,回家后立刻召开了“家庭战略会议”。“咚啊,你看看人家王学长,人家是怎么学的!你那什么戏剧班,不能再去了!浪费时间!”佟爸拍着桌子。“就是,高三了,收收心!考个好大学才是正经!表演能当饭吃?”佟妈苦口婆心。佟咚试图争辩,但面对父母眼中殷切的期望和那份沉重的“为你好”,他第一次感到了深深的无力。他的“表演梦想”在现实的“升学重锤”下,显得如此脆弱可笑。

艾星的同化焦虑: 艾星发现,她曾经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们,课间的话题只剩下了“目标院校”、“模拟考排名”、“哪个补习班提分快”。她试图分享后街新开的甜品店或者某个明星八卦,得到的回应是敷衍的“哦”或者“艾星,你怎么还有空想这些?”。她引以为豪的“情报中心”,似乎正在失去价值,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群体焦虑同化的恐慌。她看着朋友们伏案疾书的背影,第一次觉得有点孤独。

郗望的“佛系”挑战:连一贯淡定的郗望,也被班主任李老师约谈了。“郗望,你脑子不笨,就是态度… 太‘佛系’了。高三了,该紧张起来了!给自己点压力,目标定高一点!”郗望看着老师真诚又略带担忧的眼神,那句习惯性的“急啥”卡在喉咙里,最终只是慢悠悠地点了点头。他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第一次觉得心里那汪平静的湖水,似乎也被风吹起了细微的涟漪。

就在这时,“咸鱼漂流瓶”APP的【心情树洞】区,一个匿名的帖子被顶到了最热,标题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穿了所有伪装:

【瓶主:深海咸鱼】咸鱼们,口号喊得响,但你们真的…不怕高考吗?不怕考砸了,未来一片漆黑吗?我们这样‘反卷’,是不是在自欺欺人?真的能找到出路吗?

帖子下面,一片沉默。然后,是更多的匿名跟帖,充满了迷茫、恐惧和自我怀疑:

“怕,怕得要死。感觉每天都在悬崖边上走。”

“家里期望太高了,我快喘不过气了。”

“感觉再怎么努力也追不上前面的人,好绝望…”

“除了学习考试,我好像什么都不会,考不好我还能做什么?”

这个帖子,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咸鱼联盟”光鲜口号下,每个成员内心深处的恐惧和动摇。他们倡导的“反内卷”和“寻找节奏”,在高考这座巍峨的大山面前,似乎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二、 行动:“非标准人生展览”与“可能性树洞”

看着APP上弥漫的悲观情绪,联盟西人组在放学后的天台(新晋秘密基地,更隐蔽但风大)聚首。气氛有些凝重。

“这样不行。”艾星首先打破沉默,她指着手机屏幕,“大家快被压垮了!我们需要做点什么,让大家看到,不是只有一条路!”

“对!”佟咚难得地没有嬉皮笑脸,眼神里带着被父母压制后的不甘和倔强,“凭什么只有考上名牌大学才叫成功?我要让大家看看别的活法!”

米糕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夕阳的光:“数据表明,单一目标导向下的高压环境,心理问题发生率显著提升。我们需要引入多元成功样本,进行认知干预。”

郗望慢悠悠地开口:“急啥?条条大路通罗马… 也可能通煎饼摊。活得开心,不也挺好?”

一个计划在讨论中逐渐成形:“非标准人生展览”。

策展人佟咚: 他自告奋勇担任采访和素材收集。这次,他的表演天赋用在了“套近乎”和“撬开话匣子”上。

目标1:学校退休保安刘爷爷。 佟咚化身“求知若渴小记者”,带着米糕准备的“如何让校园绿化更美”的问题清单,成功打动了爱花如命的刘爷爷。在开满月季的小花圃旁,刘爷爷慢悠悠地讲述了他平凡的一生:年轻时做过工人,后来当保安,几十年如一日守着学校,看着一批批孩子长大。他说:“啥叫成功?我觉着啊,把自个儿的日子过踏实了,把眼前这点花花草草伺候好了,心里头舒坦,就是成功。看着这些娃儿们平平安安、高高兴兴地进出校门,我就觉得值。” 佟咚偷偷录了音,还拍下了刘爷爷布满皱纹却带着满足笑容的脸,以及他精心打理的小花圃。

目标2:开“解忧杂货铺”的学姐林小雨。艾星提供了关键情报:这位学姐当年高考成绩一般,上了一所普通大学,毕业后没进大公司,反而用积蓄和贷款在学校后街开了一家小小的书店兼咖啡馆,专卖冷门书籍和手作饮品。佟咚带着“如何挑选小众诗集”的问题(来自郗望的推荐)和“求教手冲咖啡秘诀”的借口(艾星的情报显示学姐是咖啡发烧友),成功混进了书店。学姐看着佟咚浮夸但真诚的表演,笑了。她一边娴熟地冲咖啡,一边说:“当年我也焦虑得要命,觉得考不好天就塌了。后来发现,天塌不下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哪怕小众,哪怕辛苦点,但每天醒来是开心的。你看我这小店,赚不了大钱,但能养活自己,还能遇到像你们这样有趣的人,听听故事,分享点书和咖啡,我觉得挺好。” 店里暖黄的灯光、满墙的书香和学姐恬淡的神情,都被佟咚用心记录下来。

目标3:终极挑战——“铁面张”!这个任务异常艰巨。佟咚在米糕的数据分析(张主任年轻时可能有过艺术爱好)和艾星的“线报”(张主任办公室抽屉里有一本旧素描本)支持下,鼓起勇气,在一个午后敲开了教导主任办公室的门。他没有嬉笑,而是非常诚恳地说明了“非标准人生展览”的初衷,是想让同学们看到人生的多样性,缓解焦虑。他甚至还小心翼翼地提到了那本素描本的“传闻”。“铁面张”板着脸听他说完,沉默了很久。就在佟咚以为又要挨训时,张主任拉开抽屉,拿出一个封皮己经磨损的旧本子,翻开,里面是一些褪了色的风景素描,笔触虽然稚嫩,但看得出用心。“…年轻时,喜欢过。”他的声音低沉,听不出情绪,“后来… 家里人说,画画没出息,当老师才稳当。” 他合上本子,手指在上面了一下,“…你们这个展览,注意影响。采访稿… 给我看看。” 这几乎算是默许了!佟咚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强忍着恭敬地接过张主任递来的几张他年轻时画的复印稿(显然张主任早有准备?)。

策展设计: 展览地点选在相对开放的学校宣传栏。佟咚负责版面设计,这次他吸取了APP的教训,风格力求简洁温暖。每个“非标准人生”故事配以真实的照片(刘爷爷的花、学姐的书店、张主任的素描复印稿)和提炼的金句(“日子踏实,心里舒坦就是成功”——刘爷爷;“做喜欢的事,每天开心就好”——林学姐;“…人生总有些选择,无关对错,只是当时。”——张主任(由佟咚根据谈话提炼,经本人默许))。米糕负责在旁边附上简洁的数据卡片:“全国高校毕业生多元化就业比例逐年上升”、“幸福感与收入/学历并非绝对正相关”等。郗望贡献了展览主题标语:“人生答卷,不止一种解法。” 艾星则负责最后的“润色”和“危机公关预案”,以防展览引发争议。

展览风波:展览一贴出来,立刻引发了围观和热议。

一些同学嗤之以鼻:“切,心灵鸡汤!保安、小店主?这算什么成功?还是得考名校!”

但更多同学驻足良久,尤其是看到张主任年轻时那几张素描和那句含蓄的话时,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一个平时埋头苦读的卷王同学,在刘爷爷的故事前站了很久,小声对同伴说:“其实… 我爷爷也喜欢种花,他说看着花开花落,心里特别静。我好像… 很久没去看他了。”

最意外的是,教导主任“铁面张”竟然也在放学后,趁着人少,独自在宣传栏前站了一会儿。没人看到他脸上的表情,但他离开时,脚步似乎没那么沉重了。

三、 “可能性树洞”:种下未来的种子

展览提供了一些“参考答案”,但联盟觉得还不够。他们想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描绘属于自己的“非标准答案”。

于是,“咸鱼漂流瓶”APP上开辟了一个新板块:【我的可能性树洞】。规则很简单:匿名或实名都可以,写下你对未来的任何想象、梦想、哪怕再荒诞离奇的想法。没有评判,只有分享。

同时,在艾星的秘密提议下(避免再次被教导主任抓包),他们在天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放置了一个真正的、小小的、涂成蓝色的“树洞”木箱,旁边放着便签纸和笔。

反响出乎意料地热烈:

APP上:

“我想去南极数企鹅!研究它们是怎么在那么冷的地方谈恋爱的!(匿名:极地爱好者)”

“开一家全是猫咪的咖啡馆!客人可以随便撸猫!(实名:艾星的小姐妹)”

“当个旅行美食家,吃遍全世界!然后写一本《舌尖上的路边摊》!(匿名:吃货之光)”

“研究怎么让水稻在沙漠里生长!(匿名:未来袁隆平?)”

“成为职业电竞选手!虽然我妈说我不务正业…(匿名:峡谷召唤师)”

“做个手艺人,捏泥巴做陶瓷,安静地过一辈子。(匿名:泥土的灵魂)”

连米糕都匿名发了一条:“建立一套预测人生幸福指数的数学模型… 变量包括早餐口味、发呆时长、撸猫频率…”

实体树洞:

郗望写了一张:“找个安静的小镇,开个书店,顺便发呆。” 还画了条简笔咸鱼。

佟咚写:“我要站在更大的舞台上,让更多人笑!当个喜剧演员,或者… 导演?”

艾星画了一个热气腾腾的火锅,旁边写着:“美食侦探!发掘隐藏美味,分享快乐!”

米糕则画了一个复杂的思维导图分支,核心是“数据”,分支指向“环境保护”、“医疗”、“游戏设计”… 旁边标注:“寻找最优应用场景。”

这些“可能性”像一颗颗奇异的种子,被投入树洞,有的天马行空,有的朴实温暖,有的带着点傻气,但都闪烁着属于青春独有的、未被现实完全磨平的光亮。课间,开始有同学偷偷溜上天台,在树洞前驻足,写下自己的秘密梦想。看着别人那些“不靠谱”的想法,他们往往会心一笑,仿佛压在心头关于“必须成功”的巨石,被这些轻盈的梦想撬开了一丝缝隙。

西、 暗流与微光:佟咚的抉择

然而,树洞里种下的梦想种子,在现实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并不容易。佟咚的“戏剧工作坊”排练时间与父母要求的“黄金补习时段”冲突了。矛盾再次爆发。

“咚!你看看这时间表!周六上午是王老师的物理冲刺班!下午是李老师的英语强化!晚上还要做套题!你哪来的时间去排什么戏?!”佟爸把排得密密麻麻的日程表拍在桌上。

“那个工作坊的老师说了,这次机会很难得!排的是一个原创短剧!是关于我们自己的故事!”佟咚据理力争,声音有些发颤。

“自己的故事?能帮你加分吗?能保送你上大学吗?”佟妈红着眼圈,“咚啊,爸妈是为你好!现在竞争多激烈啊!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演戏能当饭吃吗?你看看那些明星,有几个是正经路子出来的?”

“我不是要当明星!我就是喜欢!站在台上,把故事讲给大家听,看大家笑或者感动,我就觉得… 活着!”佟咚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指着窗外,“你们去看看学校那个展览!看看刘爷爷!看看那个开书店的学姐!他们不也活得挺好的吗?为什么非要所有人都走一条路?!”

“你… 你拿他们跟我们比?”佟爸气得脸色发青,“我们辛辛苦苦培养你,是让你去当保安开小店的吗?!我们是要你出人头地!”

“出人头地… 出人头地…”佟咚喃喃重复着,巨大的无力感和委屈淹没了他。他看着父母焦虑而固执的脸,看着那张写满了“必须如此”的日程表,又想起APP上那个“深海咸鱼”的提问,想起树洞里那些闪闪发光的可能性…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好!补习班我去!题我做!”佟咚的声音带着一种豁出去的平静,“但是,这个剧,我一定要排!我会用所有你们看不见的时间!熬夜也好,早起也好!我会向你们证明,我能兼顾!我的路,我自己选!” 说完,他冲进了自己的房间,重重关上了门。

留下客厅里,佟爸佟妈面面相觑,愤怒中夹杂着一丝错愕和茫然。儿子眼中的那份倔强和光亮,是他们从未见过的。

天台上,郗望、米糕和艾星听着佟咚在电话里带着哭腔的复述,都沉默了。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APP树洞里那些斑斓的梦想,与现实冰冷的墙壁,碰撞出无声的火花。

“急啥?”郗望望着远处城市的轮廓,慢悠悠地说,“路… 都是人走出来的。”

米糕在平板上飞快地计算着:“根据佟咚的日常作息和效率,理论上,每天挤出1.5小时用于排练,在保证基础睡眠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其他任务流程,可行性为68.3%… 但健康风险会上升。”

艾星握紧了拳头:“佟咚,别怕!我们帮你!作业有我们!情报支援有我!时间管理大师米糕!还有… 精神领袖郗望!”

电话那头,佟咚破涕为笑:“好兄弟好姐妹!咸鱼联盟,永不散伙!”

高考的乌云依然厚重,未来的焦虑并未消散。但在这个傍晚的天台,西个少年和他们点燃的那一点点关于“可能性”的微光,正努力穿透云层。寻找“非标准答案”的旅程,注定充满荆棘,但至少,他们开始尝试着,去书写属于自己的那一笔。而佟咚那扇紧闭的房门背后,一场关乎热爱与现实的突围战,才刚刚打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