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的阳光渐渐变得不那么灼人,海风也带来了一丝凉意,但“海鱼号”周围的气氛却如同绷紧的弓弦。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几块被重石压了一整天的“复合木板”上。
这寄托着他们全部希望的“实验品”,效果究竟如何?
钱老头第一个走上前,示意王铁牛将压在最上面的几块大石头搬开。
他蹲下身,浑浊但经验丰富的眼睛仔细地审视着那几块叠在一起、边缘渗出深黑色、散发着古怪鱼腥和植物汁液混合气味的“板材”。
他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指,在上面敲了敲,声音沉闷,似乎比预想的要坚实一些。
他又拿起那把随身携带的尖头小铁锥,对准木板的边缘,用力扎了进去。
铁锥只扎进去不到半寸,就被一股强大的阻力挡住了!
钱老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加大了力道,旋转着铁锥,试图将其撬开。
只听“嘎吱”一声轻响,木板边缘掉下几丝木屑,但并没有像他预想的那样轻易裂开!
那几层涂满了自制“鱼胶”的旧木板,竟然真的被牢牢地粘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坚固的整体!
“嘿!”钱老头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惊叹,放下铁锥,又用手使劲掰了掰那块“复合木板”的边角,纹丝不动!“小子……你这歪门邪道的法子……还真他娘的有点用!”他抬起头,第一次用一种近乎平等的、带着浓厚兴趣的目光看向刘云飞,“这……这粘性可以啊!强度也比老夫想的要高不少!”
老赵头、王铁牛、林猴儿和刘伯也纷纷围了上来,看到这结果,脸上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惊喜。
“真……真粘住了?”王铁牛好奇地伸手摸了摸那坚硬的表面。
“老大!你好厉害!”林猴儿兴奋地叫道。
“少爷吉人天相!祖宗保佑!”刘伯激动得双手合十。
老赵头也凑近了仔细看了看,虽然没说话,但紧锁的眉头明显舒展了许多。
刘云飞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脸上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我就说能行吧!这可是……家传秘方!”(他再次厚着脸皮往自己脸上贴金)。
然而,钱老头的下一句话,又让气氛冷却了下来:“行是行……但是!”他指着那块实验品,“你看,这东西干得太慢!咱们昨天下午弄的,到现在里面肯定还没干透!而且,做这一块就废了我们不少功夫,要把船上所有破洞都用这法子补上,还得做成符合船体弧度的,时间根本来不及!更别说那些需要替换的主肋和龙骨连接处,这种‘拼接货’强度还是比不上整块的好料,用在关键受力点上,老夫不放心!”
希望的火苗,刚燃起就被泼了一瓢冷水。复合木板法可行,但耗时太长,强度也有限,无法完全解决他们缺少大型硬木的问题。
时间,依旧是悬在他们头顶的最锋利的刀!
明天疤脸强就要来验收了!
“那……那怎么办?”林猴儿急得快哭了,“木头……我们还是没有木头啊!”
王铁牛也急躁地搓着手:“要不……俺再去垃圾堆翻翻?”但他自己也知道希望渺茫。
老赵头刚刚舒展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再次拿起了酒碗。
刘伯也唉声叹气。
就在众人再次陷入绝望之际,钱老头和老赵头这两个老冤家,却忽然对视了一眼,像是同时想到了什么。
“老钱头,”老赵头放下酒碗,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你还记不记得……大概七八年前?那艘从南边运丝绸来的‘顺风号’商船?在入海口那里遇到风暴沉掉的那条?”
钱老头的眼睛猛地一亮:“你是说……那条船?我记得!当时闹得挺凶,说是船上还运了不少好木料,准备到明州这边修补用的!后来官府派人捞了几天,只捞上来些丝绸,船壳子和木料都没影了,都说陷进淤泥里找不到了……”
“没错!”老赵头一拍大腿,“那船沉的地方,离这里不算太远,就在那片芦苇荡出去,靠近入海口的地方!水也不算深!那船用的可是上好的柚木和樟木!要是……要是能从那淤泥里捞出几根来……”
两个老人的对话,让刘云飞的心再次狂跳起来!
沉船?!好木料?!这简首是天降甘霖!
“钱老伯!赵大爷!”他激动地抓住两人的胳膊,“这消息可靠吗?那地方具体在哪?我们现在就去捞!”
“可靠个屁!”老赵头泼冷水,“都七八年了!谁知道那船还在不在?就算在,陷在淤泥里那么久,还能不能用?怎么捞?你有潜水的本事还是有捞船的家伙?”
钱老头也比较冷静:“这事儿风险太大。入海口水流复杂,淤泥深不见底,一不小心人陷进去都出不来!而且,就算捞到了木头,怎么运回来?光靠我们几个……”
“但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刘云飞斩钉截铁地说,他的目光扫过团队成员,最后落在钱老头和老赵头身上,“我们必须去试!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他运用【社交技巧LV1】试图说服,“钱老伯,赵大爷,我知道危险,但我们没时间了!您二老指个大概方向,我和铁牛大哥、猴儿去!赵大爷您熟悉水性,给我们掌舵指路!捞木头的事,我们想办法!”
钱老头和老赵头看着刘云飞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那艘修了一半的破船,以及旁边翘首期盼的刘伯和王铁牛,最终还是被说动了。
毕竟,他们也投入了心血,谁也不想半途而废。
“唉……罢了罢了!舍命陪君子!”钱老头叹了口气,“要去也行!但你们怎么去?靠游过去?”
刘云飞一愣,这才想起他们连交通工具都没有。
钱老头指了指他自己那艘停在旁边、同样破旧但至少还能浮起来的小舢板:“喏!用我的船!不过……这船前两天刚被石头磕了个小洞,有点漏水,你们得先想法子把它补上!不然开到半路就得沉!”
补船?!刘云飞看了一眼那艘小舢板,又看了看自己那锅还在散发着异味的“秘制鱼胶”,立刻有了主意!这正好是检验他防水配方效果的机会!
“没问题!钱老伯,您放心!这补漏的活,交给我了!”刘云飞立刻拍着胸脯保证。
他马上招呼林猴儿,将那锅己经冷却下来、变得更加粘稠的“鱼胶”端过来。
他又让刘伯找来一些更细碎的麻絮。
然后,他亲自上手,将麻絮浸泡在“鱼胶”里,仔细地填塞进小舢板底部那道清晰可见的裂缝中,外面再厚厚地涂抹上一层“鱼胶”。
整个过程,他尽量模仿【防水处理配方LV1】里描述的手法,涂抹均匀,确保没有遗漏。
这“鱼胶”虽然气味难闻,颜色也难看,但粘稠度确实不错。
涂抹上去后,很快就在阳光和海风的作用下开始变得凝固,形成了一层深褐色的、看起来颇有韧性的“补丁”。
“好了!应该能顶一阵子!”刘云飞擦了把汗,对自己的成果还算满意。
钱老头和老赵头也过来看了看,虽然对这“补丁”的可靠性依旧存疑,但至少看起来比首接漏水强。
“行了,别耽搁了!”钱老头催促道,“赵老鬼,你带路!铁牛,你负责划船!猴崽子,你眼睛尖,负责瞭望!刘小子……你就负责祈祷这破船别散架,还有……祈祷你们真能找到木头!”
于是,这支临时的“沉船打捞队”便挤上了那艘刚刚被“鱼胶”修补过的小舢板。
老赵头凭着记忆,指引着方向;
王铁牛拿起船上唯一一支磨损严重的旧船桨,奋力地划着;
林猴儿则站在船头,好奇地望着远方;
刘云飞则坐在船尾,心里七上八下,既期待,又紧张。
小舢板晃晃悠悠地驶离了那片废弃的滩涂,朝着芦苇荡深处、传说中“顺风号”沉没的河口区域划去。
身后,钱老头和刘伯站在岸边,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神情复杂。
......
当夕阳再次将天空染成一片橘红时,那艘破旧的小舢板,终于如同凯旋的英雄般,拖着两根巨大的、湿漉漉的、覆盖着淤泥和水草的黑色原木,缓缓地靠回了岸边。
刘云飞、王铁牛、老赵头和林猴儿西人,几乎是瘫倒在岸上,每个人都累得像条死狗,浑身沾满了泥浆和汗水,但脸上却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兴奋和喜悦!
他们真的找到了!
在那片深不见底的淤泥之下,他们真的找到了几根沉没了七八年的硬木主梁!
虽然打捞的过程异常艰难,差点连人带船都陷进淤泥里,但他们最终成功地将其中两根最粗壮、看起来保存最完好的拖了回来!
钱老头第一个冲了上来,也顾不上木头上的淤泥,拿出他的小铁锥就用力扎了下去!
这一次,铁锥几乎是刚一接触木头表面就被弹开了!
钱老头又换了几个地方尝试,结果都一样!
“好木头!是好木头!”钱老头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这……这绝对是上好的柚木!埋在泥里这么多年,芯子一点都没坏!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啊!”
老赵头也扔掉了酒碗,上前摸着那坚实的木头,眼中放光:“奶奶的!还真是柚木!这下……这下有救了!用这料子做主肋和龙骨撑,绝对没问题!”
王铁牛和林猴儿虽然不懂木材,但看到两位老师傅如此激动,也知道他们带回来的东西是真正的宝贝,都跟着咧嘴傻笑起来。
刘伯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
“快!快!”钱老头立刻恢复了指挥官的角色,声音洪亮,“铁牛!把木头拖到岸上!老赵头!赶紧量尺寸,看看怎么下料最合适!猴崽子!把你攒的那些旧钉子都拿过来!老刘头!把剩下的‘鱼胶’再熬一锅!刘小子!”他转向刘云飞,语气里第一次带上了真正的赞许,“你小子……干得不错!现在,所有人,都给我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我们连夜开工!明天日落之前,必须把这船壳子给我修好!能不能活命,就看这最后一哆嗦了!”
随着钱老头一声令下,整个团队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动力。
有了这两根关键的硬木主梁,再加上之前积累的旧料和“复合木板”技术,以及刘云飞提供的防水方案,修复“海鱼号”的希望,终于从渺茫变成了触手可及!
夜幕降临,但滩涂上却点起了几堆篝火,将“海鱼号”周围照得通明。
敲打声、锯木声、号子声再次响起,比白天更加急促,更加响亮。
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为了那个共同的目标,为了能在明天的最后期限到来之前,创造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