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
蒋娇娇一眼看见进门的蒋碧城,刚起身就看见紧跟在蒋碧城身后的宋银珠。
“大嫂。”
蒋娇娇忙站起身,将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
没等她来接宋银珠手中的东西,蒋青城已经从一旁蹿了过来吧。
“大嫂,我来我来。”
十八岁的青年,眉眼俊朗,笑起来的时候连风都变得温柔起来。
他伸手去接宋银珠手中的东西,好像根本没看见拎着东西的蒋碧城和蒋三城。
“这是给你买的。”
宋银珠把手中的两个袋子递了一个给蒋青城,另一个放在蒋娇娇的手里。
“娇娇,这是你的。”
“我的?”
蒋娇娇有些不敢相信,伸出的手快速地缩了回来,“大嫂,你怎么给我买东西,我不要。”
和蒋娇娇不同,蒋青城接了袋子就打开了。
“大嫂,你给我买的衣服啊。”
蒋青城的的声音中带着惊讶和欢喜,举起衣服就开始喊赵敏。
“妈,妈,你看大嫂给我买了新衣服。”
蒋青城笑的嘴角都快咧到耳朵根了,他身上的一套衣服,褂子是蒋云旺的,已经洗的发白毛边。
裤子是蒋碧城寄回来的军裤,穿了一年多,屁股,膝盖都补过了。
虽然他妈手很巧,不过总归是补过的衣服。
蒋青城不在意,是因为他洒脱,他不觉得穿旧衣服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不像蒋娇娇,补个衣服还要绣上花或者暗纹。
再洒脱,蒋青城也是喜欢新衣服的。
他大嫂可真会买衣服,白色的确良衬衫,卡其布黑色长裤,白色帆布鞋。
这一套要是穿出去,他可就是全村最靓的崽。
看着蒋青城举在手中的衣服和小白鞋,蒋娇娇的眼睛都亮了几分。
“你怎么给他们买衣服了。”
赵敏从锅屋出来,一把拉住宋银珠的手,“我不是让缙云带你多买几身衣服嘛,你不会把票都给他们俩用了吧。”
宋银珠任由赵敏拉着手,嘴角露出浅浅的梨涡:“我买了的,这是给娇娇的。”
宋银珠将手中袋子塞在蒋娇娇手里:“你去试试衣服和鞋合适不,不合适下午让你大哥带我们去县里供销社换。”
蒋娇娇还在犹豫,赵敏轻推了蒋娇娇一把:“还不谢谢你大嫂。”
“谢谢大嫂。”
因为有母亲的默许,蒋娇娇终于把宋银珠给的袋子给攥在了手里。
“我去试试合身不。”
蒋青城拿着衣服就往他屋里跑,边跑还不忘记扭头道了声谢,“谢谢大嫂。”
“娇娇也去试试。”
赵敏拽着宋银珠的手,就把她往屋里带,“你给他们买什么衣服,就青城那毛糙的性子,再好的衣服穿他身上也白搭。”
屋里正在换衣服的蒋青城没听见赵敏的话,要是听见了他肯定要反驳一下。
他其实也是很爱惜衣服的,只是一年到头就两身衣服,穿了洗,洗了干,还要下地做活。
再好的衣服,也不禁天天穿。
等娇娇羞答答地穿着新衣服出来,宋银珠已经坐在了堂屋,面前放着一碗糖水鸡蛋。
陪着宋银珠的有蒋七奶奶,村支书媳妇蒋三奶奶,赵敏的四个妯娌,蒋大城媳妇。
蒋家娶亲的兄弟就有八个,这样的场合不可能每个媳妇都安排上位置。但是蒋大城媳妇作为长孙媳妇,陪宋银珠吃茶谁也挑不出毛病。
宋银珠和蒋大城媳妇中间还多加了个位置,是给蒋娇娇留的。
蒋家儿子多,三代可就这么一个闺女,蒋娇娇是蒋家当之无愧的掌上明珠。
哪怕桌子已经坐满,七奶奶还是叫小儿媳妇多拿了个凳子,在宋银珠身边,给蒋娇娇加了个位置出来。
堂屋里的另一桌,是以村支书为首,并蒋云旺兄弟五个,加上蒋大城共七人,陪着蒋碧城坐了一桌。
两张桌子上,放着六个盘子,分别是馒头、糖果、云片糕、桃酥饼、花生糖、还有用油炸的小果子(苏北特色)。
坐桌子的每个人面前还有一碗糖水鸡蛋,白开水加糖里面浮浮沉沉四个剥了壳的鸡蛋。
宋银珠上辈子是苏城人,跟着父母去过淮城的亲戚家,当时亲戚就是用糖水鸡蛋茶来招待他们。
她记得还有个撒子加在糖水鸡蛋里,也很好吃。
后来父亲告诉她和哥哥,说来亲戚吃糖茶,是这一带招待亲戚的最高礼仪。
一般是舅爷爷到了,先弄个茶果,然后再吃饭!
能让主家拿出糖茶来招待的亲戚,都是家里认为的重要亲戚,才能有这个待遇,也表示了主家对来人的重视。
让宋银珠为难的是碗里四个光滑的,白生生的鸡蛋。
她觉得以她的胃口,吃两个还行,四个吃完今天中饭晚饭都不用吃了。
等换好衣服的蒋娇娇被蒋大城媳妇拉着,坐到宋银珠的身边,大家纷纷拿起筷子准备吃茶。
宋银珠小声和蒋娇娇商量:“娇娇,你帮我吃一个鸡蛋好不好。”
她其实想说的是两个,不过蒋娇娇比她还小两岁,估计最多能帮她吃一个就不得了。
要是朱殷在就好了,朱殷一口气能吃七八个鸡蛋都不嫌撑。
“我不吃。”
蒋娇娇捂住自已的碗,低声解释,“我要给你的鸡蛋吃了,妈肯定要说我的。”
宋银珠为难地将碗里的鸡蛋拨来拨去,心里想,要不就撑着吃完,大不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就意思意思。
没等她低头吃蛋,一双筷子从她身后伸了过来,准确地将她碗里的鸡蛋给夹了起来。
宋银珠抬头,刚好看见蒋碧城的下巴。
宋娇娇忙道:“大哥,你干嘛。”
蒋碧城将宋银珠碗里的鸡蛋拨了两个在自已碗里,又往蒋娇娇的碗里拨了一个,只给宋银珠留了一个鸡蛋,和小半碗糖水
“帮你大嫂分担一个,她胃口小,吃多了中饭就不吃了。”
众人带着笑,善意地看着蒋碧城。
大家都喜欢蒋碧城,在座的大部分人都是看着蒋碧城长大的,对这个蒋家最出息的青年,大家都是倾注了更多的希望。
现在他成亲了,大家好像也把心里的负担给放了放。
成亲好,成亲后就有了责任和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