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饭是在蒋大伯家吃的,吃完这顿大家就散伙,各回各家。
帮忙的邻居和亲戚,加上蒋家几十口,虽然大部分亲眷都走了,还是摆了八张桌子。
男人回来就忙着洗澡洗头换衣服,年轻的腿脚快的,挨家挨户送桌子送凳子送碗碟。
妇人都卷起袖子,帮着整治中午的饭菜。
宋银珠和朱殷是新媳妇,谁也不要她们插手,只让她们和几个孩子一桌,等着吃饭就行。
一顿饭都是家人和亲眷,也就是烧几个大锅菜,一起吃顿饭而已。
不讲究的连凳子都不用坐,端出来一碗饭,拨点豆腐咸菜啥的,就蹲到墙边呼呼啦啦刨了起来。
宋银珠一碗饭还没吃完,就看见朱殷呼呼啦啦吃了四碗。
今天蒋大伯家煮的杂粮饭,有米有豆子还有苞米粒,宋银珠吃着觉得有些噎,朱殷好像一点感觉都没有。
就着咸菜豆腐,呼呼啦啦就是一碗下肚。
等到她盛第五碗,宋银珠终于没忍住,压低声音问:“你是不是越来越能吃了?还是以前就没吃饱过。”
“都有吧。”
朱殷憨厚地一笑,“可能是蒋家饭好吃,我最近一顿最少四碗。”
蒋家人都能吃,平时吃饭的碗都是青花碗,一碗能装三两米饭的那种。
朱殷吃四碗,蒋十三敞开吃,一顿能吃六碗还要喝一碗汤溜溜缝。
没人觉得朱殷能吃,蒋家都是壮劳力,也不怕朱殷能吃。
宋银珠看着朱殷呼呼啦啦一碗米饭下去大半,心里暗暗叹气,回头她得多留点粮食和卷给宋银珠。
她现在发现了一个规则,她屋里的东西,一个月会更新一次。
虽然不是天天都会有,可是对她来说已经非常满足了。
她看的小说里,那些女主仗着空间进出黑市如入无人之境。
她不敢,她胆小。
房间里的零食柜里吃的喝的都有,牛奶肥宅快乐水都不缺。
每个月更新出来的一批卷,都被她收着,回头给一部分给朱殷,再给一部分给婆婆。
蒋碧城有工资,她有钱,日子怎么都能过好。
朱殷和宋银珠同时放下筷子,同桌的除了朱殷的婆婆和宋银珠的婆婆,还有就是蒋家几个亲戚。
两个婆婆看了各自儿媳妇一眼,相视一笑。
朱殷的婆婆心想,还是我家儿媳妇好,能吃能干,这才是正经儿媳妇的样子。
乡下要娶媳妇,可不能娶蒋碧城媳妇那样的,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宋银珠的婆婆却是,还是我家儿媳妇好,说话温温柔柔的,就适合我家那个阎王儿子。
百炼钢化成绕指柔,要是换成朱殷这样,她怀疑两口子吃饱饭就是干仗。
这边朱殷和宋银珠还没离桌,蒋十三端着一碗锅巴过来,顺手递给朱殷一大块锅巴,又问朱殷:“你吃锅巴不,我给你装点。”
“不用。”
宋银珠是喜欢吃锅巴的,不过现在她吃饱了,已经吃不下了。
朱殷不一样,她吃饱了还能再吃点。
蒋十三给她拿来的锅巴有一大块,泡开得满满一碗。
朱殷看大家都不吃了,把剩下的半碗豆腐汤直接连碗端了过来,锅巴放里略微泡了一下,喀嚓喀嚓就吃了起来。
桌子上吃饭的人大部分都散了,宋银珠她们这一桌,就宋银珠朱殷和蒋十三坐着。
蒋十三都不能算这一桌的人,他是从别的桌过来的。
宋银珠就看着朱殷夫妻俩,面对面,一人一个大汤碗吃的是唏哩呼噜。
好不容易等到他俩吃饱,宋银珠总算是可以离桌子了,她忙着拉着朱殷就走。
洗碗收拾桌子这些事情都轮不到她和朱殷,还不如现在就去找周芸。
宋银珠和朱殷两个新媳妇手拉手,就像还没有出嫁时候一样,溜溜达达一路叫着人,打着招呼就去了大队长家。
没一会,大半个村子都知道,宋银珠又去她表姐那了,还带着蒋十三的媳妇朱殷。
有那看不得蒋家好的,就说到了赵敏和苗翠兰面前。
说来说去不过是周芸名声不好,还是个翻脸无情的,连枕边人都能举报。
她们家两个媳妇和周芸走的太近不是好事,就算是表姐妹,那也不是亲姐妹,没必要为了个外人给自已的名声抹黑。
赵敏和苗翠兰是什么人,那都是护犊子的主。
苗翠兰差点没把那妇人嘴给撕烂了,追出半里地还要跟着骂。
赵敏就对着看热闹的人说,反正句句都是我家儿媳妇好,我家儿媳妇重情义。还有朱殷,多好的人啊。
这两个姑娘嫁到他们蒋家,那是蒋家的福气。
偏偏有人眼红看不得别人家的好,总想挑拨几句,等婆媳关系被挑拨坏了,她又在一旁看热闹。
还有周芸周知青,那么漂亮的一个小姑娘,被赵有才糟蹋的不成样子。不说大家给她点安慰,竟然还有人是非不分落井下石。
赵有才都被抓了,那说明他是犯错误了。怎么,想跟着赵有才一起劳改。
“今天我赵敏把话撂这里。”
赵敏双手叉腰,总算有了点泼辣模样,“周芸是我家儿媳妇表姐,那就是我蒋家的正经亲戚,谁要是敢为难周知青,或者在周知青面前说什么难听的话,别怪我蒋家不给脸。”
追出半里地的苗翠兰回来,挽着袖子站在赵敏身后,气喘吁吁地大声给赵敏添势:“对,周知青是我们蒋家正经的亲戚,以后谁敢为难周知青就是为难我苗翠兰。不信你们试试。”
蒋家妯娌几个都不是好惹的,关键她们还生了十八个儿子。
在这个时代,十八个成年的儿子,那就是一笔相当大的财富,足够震慑住一些人。
宋银珠和朱殷刚刚走到大队长家附近,她们还不知道自已的婆婆为她们俩出气,泼妇骂街了一场。
眼看大队长家大门在望,宋银珠突然一把拽住走在前面的朱殷。
“做什么?”
宋银珠摆了摆手,将朱殷往墙后拽了拽。
大队长门口,一个军绿色的身影正站在门口挣扎犹豫着。
朱殷将嘴巴凑到宋银珠的耳朵边,轻声问道:“那个就是赵长松?”
“应该是吧。”
宋银珠也不认识赵长松,不过看面相和身形,和大队长几乎有七八分像,不是赵长松又能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