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阵动静早惊动了左邻右舍的人来看热闹。人们还都懵着呢,怎么也想不明白,这父子俩一大早怎么就跑到人家院里“撂摊”了!
难道这摊在自家的院子里撂不下?
可这也不对呀,就算想找个地方“撂摊”,也不该找到秀娥家里呀!这村里谁家的院子不比这小寡妇的院子宽敞?有那么多宽敞的地方可劲折腾,何必跑到这个偏僻的小巷里呢?
懵了一阵子,大家才明白过来。
嘻嘻哈哈,这父子俩大年三十就为村里人搞了这么一场热闹,还真给这个年平添了一分喜气。要不说人家是干部呢,就是比老百姓“觉悟高”呀。
“狗日的,我弄死你!”
“你要不弄死我,你就不是人揍的!”
李家父子均杀红了眼,相互扯着对方的头发,僵持在一起。
“哎呀,你说你们父子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干什么要打打杀杀的……”在一旁袖着手的秀娥到这时才有机会冲上去。她想把父子俩拉开,但这父子俩就像两只咬红了眼的狗,撕皮捋肉的,实在是她力所不及的。情急中,她转头对站在门口看热闹的老乡亲们求助,说:“老乡亲们呀,你们就别看热闹了,赶紧着帮我把他们拉开呀,这都快出人命了!”
李福财虽是村里的支书,受全村老幼的恭敬,但这并不代表他的人缘好。整天围着村民的小利益转,稍有不慎就有个偏颇,得罪人在所难免。何况他平日里威慑众人,本就让人心里不平衡。你风光时没人敢说什么,你一旦落了难,给你落井下石的人就多了。看你陷在泥潭里,就算不踩你,装作看不见你,也是对你的伤害呀。
这大过年的,本来就没什么热闹和乐子,大家分明都有让这个热闹继续下去的意思。所以来看热闹的人不少,但都故意装糊涂,你问我是怎么回事,我问你怎么回事,就是拖延时间不来拉架。
管你出不出人命呢?
你家出了人命,死了谁家的狗?
大不了赔上大年初一给你发送人,还能混你一天三碗大菜呢。
可这眼面前的事毕竟还是不敢做得太过分了,人家毕竟还在村里当支书,没到墙倒众人推的时候,大家还要看人家的脸色混日子。秀娥这一招呼,大家还是不敢再看热闹,吆吆喝喝的纷纷上前,齐心协力还是把这对冤家拉开了。
秀娥气息不匀,还想数落这父子俩几句。不想身边的小子心里早就恨着她,突然探手就薅住了她的头发,嘴里骂道:“你个臭养汉逼,你还有脸在这里说嘴,要不是你,我家还不会变成这样呢!”
说着话,一个通天炮就打在了她的脸上。这一拳正打在她的右眼上,她只觉得眼冒金星,脑袋发胀,一个屁股蹲就坐在了地上,半晌才缓过神来,随即“妈呀妈呀”地号起来。
“老乡亲们,都来看看啊,我这是招谁惹谁了……”
眼见情人被打,李福财心疼啊。他想为她报仇,但实在摆脱不了身边拉架人的束缚,也只剩一蹿一跳骂街的德行,样子滑稽可笑。
这边正热闹着,从门外疯疯癫癫、找不着东西南北的闯进一妇人。进了院子,一屁股坐在当院里,双手拍着大腿,一声“我的妈呀”就开了腔。这家伙嗓门还真响亮,当仁不让地盖过了同样是坐在当院里哭号的秀娥。
原来是这场热闹召来了这家“短命鬼”的亲妈。没有梧桐树,留不住金凤凰,这个道理老张家人懂。儿子死后,老张家知道也留不住这样一个年轻的寡妇,也作了秀娥改嫁的准备,甚至当面劝过她趁着年轻再往前走一步。
但这媳妇仁义呀,说她心里还装着死去的“短命鬼”,现在还不想提这事。说时还不住地抹眼泪,很让老张家人感动呀,就差去给她刻个贞节牌坊竖在门口了。
这样好的女子世上难找呀,就这么一个还让她家碰上了。可惜了那个“短命鬼”没有这个命,享不了这个福,想想遗憾得后心疼啊。
可后来,感觉不对了,还丢人现眼了!村里传出她和支书见不得人的事,这可让老张家人蒙了羞。什么打着灯笼难找的好人,原来是个“养汉精”。什么贞节烈女,还不是二八月撅着屁股叫春的猫,说白了,也是个“缺操”的主。
这倒不如走了清静,留在这里还得给那个“短命鬼”戴绿帽子。“短命鬼”是躲了清静,他们这些人可就代她受过了。走在大街上,看到有说悄悄话的,就感觉自己的脊梁骨被戳了,不是滋味着呢。他们也有把这个“养汉精”扫地出门的冲动,腾出几间大房给谁住都能落个好,何必留着她在眼面前丢人现眼。
可这打狗也得看主人呀!他们怎么对秀娥都无所顾忌,但他们还是顾及李福财啊。人家毕竟是支书,在这个村里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你伤他的小情人、小心肝,他能高兴吗?不用首接出面干预,只在背后耍个小动作就会让你恶心半辈子。
惹不起呀,真的惹不起呀!
这老张家一首都这么窝囊着呢,如今在自己家里发生了这种事,可让这张家的婆子逮住了机会。我们可没有对你们提出什么抗议,我们只是在自家的院子里哭自己的儿,光明正大,理所当然,留不下话柄,谁也挑不出理来。
“我那短命的儿呀……你个坑人种呀……你可把妈坑死了……我的天呀……我的妈……我的姥姥……我上辈子也没做过孽呀……为什么我的命这么苦呀……我的妈呀!”
她这一哭,早把那秀娥臊得无地自容,双手捂脸跑进屋里不再出来。
李福财脸色难堪到了极点,感觉就像一个被当众扒光了衣服那样难堪。当支书这么多年,什么时候这么狼狈过?
他咬着牙看了一眼还没和自己分出胜负的儿子,又冷冷地看了一眼地上呼号的婆娘,然后分开围观的众人,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李福财离开后,这小子也没有留在这里的价值,也整理着衣服离开了。大多数人觉得没有热闹可看就散了,也都纷纷离开了。只有几个看小鸡掐架都觉得新鲜的婆娘还留在门口,看老张家的婆娘忘我的呼号,一句“我的妈呀”,还真成了“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