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迎娶甄宓!
三国:开局迎娶甄宓!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开局迎娶甄宓! > 第18章 真是名符其实

第18章 真是名符其实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开局迎娶甄宓!
作者:
钰钰儿0
本章字数:
8474
更新时间:
2025-07-07

“不让他知道便是,幽州无刺史,你为一郡太守,难道还应付不了小小的督邮?”袁熙佯装不悦。

甄俨负责监察幽州官场,私下走私自然无人知晓。

他低声道:“卑职明白…”袁熙大包大揽:“即便事发,也有我担着,至多挨父亲一顿骂。”袁熙自信袁绍无暇顾及,因官渡之战在即,重心在河南,边境管理定会松懈。

甄俨应允。

袁熙吩咐:“胡人交易的皮革、牛筋、马匹按我说的用,其余你自行处置,算是甄家的利润。”虽要求多,但甄家仍能大赚。

中原耕牛价值极高,甄家或许仅需盐巴就能从胡人处换得,利润惊人。

胡人急需的盐巴、茶叶在中原不值钱,却能换取昂贵的牛马羊。

走私无需缴税,利润迅速累积。

袁熙说得轻松,甄俨却心生寒意,觉得这笔钱烫手。

甄俨谨慎探问:“公子,这些军备究竟意欲何为?”袁熙笑道:“自是…为争夺继承权铺路。”甄俨闻言,眼眸骤缩,这正是他心头的隐忧。

袁熙之语证实了他的预感,令他惶恐不安。

甄俨含蓄提示:“这…恐怕不易吧?”意指袁熙前有兄长阻路,后有弟弟追击,胜算渺茫。

袁熙笑道:“兄长常年在外征战,不足为惧。

至于三弟,不是刚逝去吗?实力己大不如昔。”

“那事竟是公子所为?”甄俨闻言大惊,未料某府灭门之事竟牵涉袁熙。

“不错,我头上的伤,是自己设计,宓儿可作证,只为铲除那府。”

“三公子失了那府的支持,己是徒有其名。”

“我留邺城,若舅兄能全力相助,成事机会大增。”

袁熙说完,静待甄俨回应。

良久,甄俨艰难开口:“如何行事?”

“不过是借刀杀人罢了,除了阿翁,谁能除之?城中关于我的流言,亦是我刻意散布,或许阿翁会误以为他人所为,以为其在插手继承之事……”袁熙简要说明。

甄俨若仍不懂,袁熙也无需多费唇舌。

“真狠!从前竟未曾察觉。”甄俨凝视袁熙,心中迅速权衡。

“阿翁一统天下之势己显,日后我等皆为皇族。”

“继承人之位,实则太子之位。”

“要么我登位,必不负舅兄,让宓儿为后;要么三公子登位,我与刘氏母子有隙,他若登位,必不容我及亲信。”

袁熙描绘未来图景,他自知前路,甄俨却不知袁绍官渡之战将败,且袁绍势力鼎盛,似有天命所归之相。

袁熙之言,对甄俨极具吸引力。

若袁熙登位,甄家荣华富贵可期,甄俨为国舅,妹为皇后,甄俨心动不己。

第五十五章 私下募兵

甄俨觉袁熙城府极深,病中亦不失深沉。

“公子对甄家恩重如山,甄家愿誓死追随。”甄俨向袁熙恭敬行礼。

若非亲戚关系,甄俨几欲称袁熙为主公。

“舅兄请起,勿要客气。”袁熙示意甄宓:“宓儿,还愣着做什么,快扶舅兄起身。”

甄宓应声,扶起甄俨。

“交接公务后,舅兄与子龙将军同赴幽州。”

“子龙武艺高强,且熟稔幽州,护舅兄周全最为妥当。”

“多谢公子关心。”甄俨接受了安排。

甄家虽有私兵与护卫,但甄俨不会愚蠢到拒绝袁熙的好意。

这不仅是善意,更是一种制约。

幽州之事,甄俨不能独揽大权,即便赵云无意干涉,至少也有监视之意。

甄俨心知肚明,却无反感。

上位者常有此等手段,甄俨为官多年,早己习以为常。

“此外,还有一事需舅兄帮忙。”袁熙再次说道。

“请公子吩咐。”

“为我寻觅一批伶人,越多越好。”

“我必竭尽全力,公子身体欠安,实需消遣以舒心。”甄俨爽快应允。

但袁熙却面色凝重地摆手:“舅兄,定要寻得万分可靠的伶人,我有要事相托,不得有半点差池。

此事关乎我夺嫡大局,极为关键,舅兄定要上心。”

见袁熙神情严肃,甄俨也认真回应:“公子放心,甄家蓄养众多伶人,皆是甄家私奴或家生,忠心无疑。”

袁熙心中暗赞甄家势力,常年蓄养伶人为其所用。

甄俨虽不明伶人如何助袁熙,但既然袁熙未言明,他也不多问。

闲聊一阵后,甄俨告辞,甄宓亲自相送。

归来时,甄宓好奇问道:“夫君,你要那些伶人何用?他们只会唱曲,能助你何事?”

“哈哈哈,唱曲亦有奇效。”袁熙笑道,“若运用得当,我或可成千古大孝。”

“行事之策,有何可惧!”

“宓儿,备笔墨,我口述,你记下。”

“遵命,夫君。”

......

数日之后,甄俨为袁熙搜罗众多伶人,皆安置府中,外人均不知袁熙用意。

甄俨上任之日将近,特来向袁熙道别,赵云随行保护。

“舅兄,多余之话我不说,你上任后,按计划行事,具体事务我不插手,我只要结果。”

“卑职明白,定不负公子所望。”甄俨正色答道。

袁熙转向赵云:

“子龙,至幽州后,全力助甄太守,保其安全。

并让营中兄弟暗中募兵,切勿泄露。”

“你的职责在于守护甄太守,守护互市,及在长城外练兵。”

袁熙麾下两千兵马,原属公孙瓒,皆为军中精英,最低亦是伍长之职。

此等精英,自是军中翘楚,且皆幽州人,于幽州必有根基。

袁熙命其暗中募兵,五人成伍,百人成百夫,以此速度,队伍将迅速壮大。

唯一顾虑便是保密,一旦泄露,私募之罪,重于走私,袁熙亦难自保。

然时间紧迫,官渡之战在即,唯有冒险。

甄俨为广阳太守,募兵之事尽量在其治下进行,若有变故,甄俨亦可掩盖,减小波及。

且幽州新战后,户籍混乱,战死人数难计。

加之隐匿人口众多,即便有人察觉人口异常,亦可嫁祸世家,让甄俨推脱。

故袁熙之举看似冒险,实则风险可控,官渡一开战,袁绍无暇顾及其他。

第56章 演出之际

大将军府,袁绍正处理公务,一侍卫匆匆入内禀报:

“报!”

“大将军,广阳太守甄俨今日离邺,赴幽州上任。”

“监视之人可跟上?”袁熙未抬头,继续处理公务。

袁绍赐甄俨太守之职,令其暗察幽州官场,但亦心存戒备,恐甄家势力坐大。

侍卫来报,难以接近甄俨,因其有二公子所派一营人马护卫。

袁绍怒斥,却于阅毕二公子手书后转怒为喜,赞其布局周详,遂命停监甄俨,转注曹操动向。

城外,赵云率精兵两千护甄俨赴幽州,副将告之跟踪者己撤。

赵云深知此兵皆为精挑细选,难以隐蔽跟踪。

袁熙侥幸得公孙瓒精兵,赵云叮嘱副将保密,自己则换马潜回邺城,秘见袁熙。

袁熙询赵云行踪是否隐秘,赵云答仅管家知晓。

袁熙安排赵云住府内,赵云面露难色,袁熙笑言信任之,赵云遂应命离去。

袁熙遣走原管家,换甄家所派者掌管府外事务,并吩咐甄宓唤后院老者前来。

甄宓现己是袁熙不可或缺的帮手,尤其在处理机密事务上,袁熙常交由甄宓亲力亲为,因她最为亲近且无人可及之信任。

不久后,甄宓引荐了一位年岁稍长却风度翩翩的老者,此乃甄俨所赠艺人之一,被袁熙赏识并收留。

袁熙询问:“练习多时,可己掌握?”老者自信回应:“公子放心,应无问题。”袁熙满意点头,携甄宓一同观赏其表演。

老者面容庄严,整理衣衫后端坐桌前,手持木块,重重拍击桌面,开场讲述:“回溯二十西载前,天际异象,朝廷钦天监……”

此时,酒肆门外人声鼎沸,众人如潮水般涌入,仿佛内有奇珍异宝,撩拨着每个人的好奇之心。

得益于袁绍对河北的精心治理,此地民众生活远胜中原。

邺城,河北的政治经济心脏,餐馆酒肆遍布。

在这座看似普通的酒肆中,并无特色美食或绝世美酒,众人蜂拥而至,只为一人——一位超凡脱俗的说书老者!

“单先生来了!”一声呼喊划破宁静。

众人纷纷投去目光,只见一位气质非凡的老者静默步入酒肆二楼,缓步至桌前,拿起惊堂木,重重击于桌面,瞬间,喧闹的酒肆安静下来。

老者开讲:“且听我言,钦天监观星象,见星辰闪耀,预言天煞坠地,星落河北!”

此言一出,听众如痴如醉,老者的话语仿佛磁石,紧锁他们的心神。

这位老者,实则是袁熙培养的艺人转型为说书人,在茶楼酒馆间讲述传奇。

他的出现,在邺城民间引起轰动。

在信息匮乏的年代,说书人如甘霖滋润了民众干涸的生活。

他讲述的神怪故事迅速流传,吸引着无数百姓前来聆听。

老者技艺高超,总能在关键时刻戛然而止,留下一句“且听下回分解”,便悠然离去,听众们意犹未尽,每日翘首以盼那短暂的讲述。

“那星辰陨落河北,转世于显赫之家,家主乃一代名将!”

“此子自幼受宠,生活奢华。”

“然而世事难料,出生不久,母便离世,沦为孤儿。”

老者品茶停顿,听众们立即开始热议,这己成为他们之间无需言明的默契。

说书人讲述间隙,观众便私下讨论,议论纷纷。

“此人,真是名符其实!”

“没错!刚出生没多久,母亲就离他而去。”

“咦?这事我好像听过?”一人疑惑地说。

“别瞎扯!你这笨蛋,单先生头一回来这儿说书,邺城以前哪有这种新鲜事儿。”

“对对!你吹得也太过了。”

“哈哈~”

“啪!”

惊堂木重重一拍,众人立刻安静,全神贯注地继续听书。

“孩子年幼,不能没有母亲照顾,而将军又常年在外征战,万般无奈下,娶了个续弦。”

“这续弦虽然年轻漂亮,但心如蛇蝎!”

“自小便对那襁褓中的孩子苛刻,特别是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更是厌恶到了极点。”

“......”

就这样,连续多日,单先生在邺城的酒馆里不断讲述。

邺城的百姓越听越觉得熟悉,这不就是大将军袁绍的家事吗?那人就是二公子,恶毒妇人是袁绍的续弦,也是二公子妹妹刘氏。

但这些百姓非但不觉得失望,反而更加好奇,因为以前的流言蜚语,哪有说书人讲得如此生动,让人听得津津有味。

于是,邺城百姓听书的热情愈发高涨。

袁熙府邸的后花园。

袁熙对面前的单先生吩咐:“时间差不多了,今天一次性讲完。”

“老朽明白,公子放心。”单先生连忙答应。

对于袁熙的命令,他不敢有半点违抗,家人还在甄家手里,袁熙也不怕他泄密。

“讲完后,你就不用回来了。”

单先生一听,愣住了,以为袁熙要杀他灭口。

“你多虑了,你跟甄家的商队离开邺城,商队走到哪里,你就在哪里说书。”

“还是这个故事,我要它传遍河北,甚至天下。”

“如果觉得人手不够,可以收些徒弟,传授说书技艺,这也是条活路。”

“老朽明白了。”单先生应声退下。

“夫君,有说书人帮你造势,想必你很快就会成为河北,甚至全天下的知名孝子了。”甄宓笑着说。

“嘿!这名声来得真快!众人都以为我是孝子,其实呢?”袁熙苦笑,心里清楚自己远非孝子。

袁熙感觉自己就像现代的明星,凭空塑造出一个广为人知的人设,其实从未真正尽孝。

身为袁绍之子,袁熙心知袁绍并非亲生父亲。

这个称谓虽别扭,却准确描述了穿越者与袁绍的关系。

袁熙对袁绍的称呼只是权宜之计,内心深知真相。

面对非亲之父,如何能真心尽孝?人心难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