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上门说亲的媒婆
常青县白水村余家门口。
“滚滚滚!”
“砰!”
“啪!”
只见怒气冲冲的余村医拎着东西,推搡着一位富态的大娘,满是褶子的脸不知道涂了什么,看着像不知道去世了多少天的。
惨白的脸上,有张艳红嘴,小孩看见都要吓哭。
“诶,别丢,别丢,东西摔坏了。”嘴上说着,还不忘慌忙弯腰捡起摔在地上的东西。
这可都是好东西,要是摔坏了多可惜?
“余村医,那可是太守家的侄子,能看上你闺女这不是走大运吗?”
话音刚落,只见面前的余村医,居然还一脚踢翻了她带来的一盒糕点。
“你就别在这里敬酒不吃吃罚酒?再说了,你准备养你这傻闺女一辈子?那你要是走了呢?”
这十里八乡谁不知道余村医家里的闺女是个傻子,但那小模样可是一等一得好。
最近感染风寒的余枳实,正捧着爹爹给她熬得药,只是闻着都知道有多难喝了。
听到那丑八怪居然敢凶她爹爹,怒火中烧的余枳实端着自己刚出锅的药碗,上前就首接泼了过去。
泼还不忘学着村里吵架的大娘,叉着腰骂人:“怎么不服气?信不信老娘端锅出来泼你?”
骂完,觉得气势还不够的余枳实,又用力的跺了一下脚。
刚刚还趾高气昂的媒婆,被这泼都呆愣住了。
周围听到动静的邻居,纷纷开门看了过来。
“余家门口的,那不是那个张媒婆吗?”
“这不是余家那傻丫头及笄,虽然是个傻子,但那脸可不少男的喜欢。”满脸横肉的一位大娘酸溜溜的说着。
“呵,那不是人家余村医没看上你家傻儿子吗?”
村里谁不知道,她家儿子读书读了快十年,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上?
一天天还非说她儿子大器晚成!
“你儿子才傻,我儿子能读书认字,那你像你儿子就知道在地里刨食。”
“刨食怎么了?我儿子媳妇娶了,我都有孙子了。”李婶也当仁不让的吵了回去。
心里想着,认识字又怎么样?还不是一文钱都赚不到。
也不知道在哪里瞧不起谁。
被戳到痛处的大娘也不是好惹的,上前就和这个老女人扭打了起来,嘴里的污言秽语也是没停。
视线被吸引过来的余枳实,看的津津有味,甚至想要跟着学几句。
看到这里一幕的余老爹,快步把闺女拽回家,毫不留情的关上了院门。
余枳实意犹未尽的看着面前被关上的大门,她感觉自己刚刚好像没有发挥好,上次她看村里大娘干架,看的她热血沸腾,
捡起地上礼品的媒婆,衣服上也被泼了黑乎乎的药汁,咬牙切齿的看着面前的院子。
要不是太守侄子承诺,只要能给她把余枳实带过去,她可是能赚到五两的赏银。
农家一年累死累活能赚一两银子都够呛。
可这余家也太不识时务了。
“咚。”
好不容易把东西收拾好,刚准备离开的张媒婆,那边打架的两人,不知道什么时候靠近了这边,她刚站稳,就被猛地一撞。
手上的东西又散落了一地,人也不设防的摔在了地上。
“哎哟,哎哟,我,我的,我的脚断了......”坐在 地上的张媒婆抱着自己的脚踝,哀嚎着。
周围看热闹的连忙去拍余村医家的大门。
闺女刚把药泼了,收拾完家里,正准备重新给闺女熬药,嘴里还不忘念叨:“吱吱,不可以跟着那些大娘学说话,知不知道?”
当人还没多久的余枳实,其实不太理解,但还是乖乖的点了点头。
她本来是林中的一棵枳实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觉睡醒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原本的余枳实本来就不太聪明,所以闺女换了芯子,余老爹也没有发现。
更是觉得最近的闺女,好像开窍了一般,还聪明了几分。
“爹爹,我们今天还上山采药吗?”
余老爹是附近几个村子,唯一的村医,村里到县城远。
有点头疼脑热的人,都会来找余村医,除了近更多的原因,是来这里看病便宜。
正想再叮嘱闺女几句,就眼见家里的大门都快要拍散架了。
“吱吱过来,帮爹爹看着砂锅,爹爹去外面看看。”
起身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外面风大,吱吱要是吹了风,就要多喝三碗药。”
听到要多喝三碗药,余枳实吓的慌忙摇头保证:“爹爹,吱枝保证不出去!”
生怕自己说晚了,就要多喝那个苦苦的药。
看着闺女乖巧的样子,稀罕的摸了摸她的脑袋。
过完手瘾才依依不舍的往门口走去。
门口正在拍门的大娘,可能也没想到面前的门突然就打开了。
整个人都差点首接栽进院里。
余老爹都懒得给她一个眼神,这些人在他眼里都是带坏他闺女的罪魁祸首。
还没说话,坐在地上的张媒婆就喊出了杀猪的声音:“余,余村医,我的脚断了,断了。”
“断了就断了呗,断了正好。”余村医小声嘀咕着,但脚还是诚实的往那边走去。
作为学医的余老爹,医德还是满分的。
蹲下身子捏了捏受伤的地方。
“啊啊啊!疼,疼,疼,断了,断了,我的脚断了。”
还没用劲的余老爹被这声音吓得一抖,脸瞬间就黑了下来。
半天没等到回话的张媒婆,此刻真的慌乱的起来。
“余村医,我的脚怎么样了?”
检查完的余老爹起身,故意的踌躇了半天,才缓缓开口:“有点严重。”
听到这话的张媒婆,满脸怒气的看着刚刚打架的两人。
头发都打的散落的两人,看到张媒婆的眼神第一反应就是逃避。
但最后还是僵着脖子,理首气壮道:“看什么看?你自己不知道躲着点?别人都知道躲!”
越说越觉得自己没有问题,刚刚还打架的两人,现在又了共同的敌人,居然开始同仇敌忾。
被她们俩,你一言我一语的,坐在地上的张媒婆,脸黑了又黑。
这两个不要脸,不就是不想出她的医药费吗?
心里还记挂着闺女的余老爹,才没时间和她们在这里耗。
轻飘飘的留了一句:“有点骨裂,用药有点贵,准备五百文。”
“如果不想在我这里治,那就尽快去县城,去晚了......”